王崧舟老师在此集指出,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白话文,学好的关键都在于:
立足意象,围绕意象,完成意象的转化。
王老师首先举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法国的克洛岱尔非常喜欢这首词,将它改编成了直抒胸臆的《绝望》:
呼叫!呼叫!
哀求!哀求!
等待!等待!
做梦!做梦!做梦!
哭泣!哭泣!哭泣!
痛苦!痛苦!痛苦!我的心!
依然!依然!
永远!永远!永远!
死! 死 !死 !死!
王老师指出,中国古诗没有这个传统,中国古诗抒情需要借助“意象”,含蓄表达。
比如古人说“我想你”:
可以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可以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可以是“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可以是“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
都没有直接说的。
诗人写诗,需要将“意”转换为“象”,再转换为“言”。
读者读诗,则要反过来,通过“言”转换为“象”,做后得出诗人的“意”。
第二个环节,王老师引用了《红楼梦》中著名的“香菱学诗”的片段,指出香菱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仿佛看到的东西,和从“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中清楚看到的景物,其实都是“象”。
第三小节,王老师以《我的伯父鲁迅现实》中的“救车夫”一段为例,说明了现代文阅读也要借助“意象与言语的转化”。
王老师对比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两种教法:
一种是老师直接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从词典中查出了意思,大家一起反复读记意思。
第二种则经历了“想象、积累、体验、猜测”四步。(具体教法,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电视。)
王老师引用专家的理论认为,第一种教法,学生学到的是“消极词汇”,不会在新的场景中使用;而第二种学到的将是“积极词汇”,始终处于自觉用的活跃、觉醒状态。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因为前者由“言”到 “意”,是一种纯逻辑、纯理性的思维过程,没有根;
第二种教法则经历了“言——象——意”的转化,左、右脑互动,是一种全脑学习,是有根的。
王老师用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例,提出了如何转化意象的方法。
他说普通老师的教法,只是将原诗用现代白话翻译一遍,是一种“浮光掠影、支离破碎”的学习,是无法植根于学生的语言世界、精神境界中去的。
很惭愧,本人教古诗基本就是这么教的。
王老师提供了四种转化意象的方法:
赋形还原、切己还原、联想还原和象征还原。
其中“切己还原”是指练习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
“联想还原”主要是指联系其他诗人笔下的“白鹭”,体会张志和的自由、孤独心境。
通过这些手段,王老师让我们明白:
张志和本人就是诗中的那只自由、轻盈的白鹭!
唯有自由才是永恒的风景,财富、权位都不值一提。
最后,王老师进一步点明,学习语文转化的其实是我们内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