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冲冲地开了小米电视,看《爱上语文》第二集。谁知5分钟后播放停了,要收费才能继续。腾讯视频还在会员期内,但只能在电脑上播放,再投屏到电视上,还要忍受超低的分辨率。看个节目真费劲。
但这点不快很快被节目的精彩冲淡了。
第二集的主题是“诗歌中的人与情”,以《枫桥夜泊》为例。王崧舟老师用他的深厚学养,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看过这集节目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不光浅薄,而且很多细节都是错的。
王老师从一次课后的评课争议讲起。有人认为王老师把“江枫”和“愁眠”讲错了,他认为“江枫”指的是“江村桥”和“枫桥”,“愁眠”是一座小山的名字。
我凭直觉也知道这样解释诗意荡然无存,但说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王老师说,诗歌不能用科学逻辑去理解,只能由艺术的逻辑去理解。
理解诗歌最好“以诗解诗”。出现在古诗中的很多常见景物其实不是自然之物,而是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比如明月、夕阳、大雁、游鱼、芳草,还有本诗中的枫树,都是如此。我们熟知的“柳树”也在此列。
接着,王老师列举了三句含有“枫树”的诗,来说明怎样“以诗解诗”: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雨露吊丧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从中可见古诗中出现“枫树”时,总是与诗人的惆怅、寂寞、忧伤等情绪相连。由此可知“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解作“江边的枫树”更能体现诗人张继的“愁绪”。
但王老师对“钟声”的解读比“枫树”更精彩。王老师把“钟声”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理解,以此说明“文化的时间性”。
王老师认为,解读诗歌最好的时间节点就是读诗的此时此刻,就是“现在”,而不是常规的从张继失眠之夜开始解读。
王老师举了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为例: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接着上溯到清朝的王士祯、明朝的高启和宋朝的陆游,他们的诗中都写到“夜半钟”。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巧合的现象呢?
王老师揭示说,这与寺院钟声的含义有关。其实寺院敲钟是为了提醒僧人们不断修炼精进,与贪嗔痴作斗争,从而觉悟。同时钟声悠远,上达天听,下传地府,中间惊醒芸芸众生明心见性,得解脱自在。
钟声助张继了却了烦恼和愁绪,这是一种开创性写钟声的方法。从此之后,人们写夜半钟声就都会起警醒之心。随着时间的流逝,“钟声”就具有了丰富的禅意。
第二集后面的8分钟,王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高山流水”为什么能成为知音文化的符号。原来那泰山代表的是“文化的高度”,那“江河”代表长江黄河的源远流长,高山流水合起来称赞的是伯牙“志存高远”,伯牙绝弦代表着追求高贵的精神。
最后,王老师说,钟声也好,琴声也罢,人要成为别人的知音,先要成为自己的知音。
听王崧舟老师讲课是一种诗意的享受,但真要模仿他这样从文化的角度解诗,我们一般人可能做不到。这样去教诗歌,很可能弄巧成拙。
我们教学语文,要像王崧舟老师那样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实在做不到,“浅入浅出”也不错。千万不要“深入深出”甚至“浅入深出”,把自己和别人都搞糊涂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