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故事10/30】
大家好,我是璃璃,这不是历史,这只是故事,欢迎来听璃璃讲故事。
昨日讲到武丁利用智慧寻找到自己的小时候的好友,奴隶出身的傅説来辅佐自己,一起治理天下,从此以后商朝进入到了鼎盛时期。
武丁死后,又传位了6个帝王,传到文丁的时候,这时候商朝西边有一个国家逐渐的强大了起来,这个国家就是周国。
周人原来是尧舜时代有台氏部落的后代,他们的祖先在尧舜时代其实都当过官,在原始部落时候为从游牧到农耕的发展做过重大的贡献。
曾经他们为了寻找到肥沃的土地,这个部落经常到处迁徙,其中他们部落有个叫公亶父的首领,率领他们的族人,在西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开拓疆土,使周部落兴旺了起来。
到了公亶父的儿子季历的时候,周国在商朝西部变成了一个强国。
文丁见周国的强大对自己造成了威胁,就设计把季历骗到商都,将其杀害了。
季历的儿子姬昌继承了王位,姬昌这时候禁止国人喝酒,禁止贵族打猎,奖励生产,发展人口,一心想要国家强大起来,为父亲报仇,灭掉商朝。
后来商朝帝王文丁没有多久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帝乙继位,帝乙当时很有作为,他花了9年时间稳定了商朝西北两边,又自己亲自率兵征服了东夷。
帝乙死后他们的儿子帝辛继位了,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商纣王,商纣王本身聪明。英武,霸气,由于他的父亲帝乙给他的江山繁华强盛,所以表现出来的都是霸气的性格。
他花7年的时间动用成千上万的奴隶和工匠,把朝歌建成了他的游乐园,他在那里见了高千尺的露台,供他与嫔妃们观赏美景
他向四方各国搜刮粮食和珠宝,还命令四方诸侯选送美女入宫,名传千古的妲己就是他最爱的一位,传说他在宫中用酒做池塘,把肉挂在树上,供他与嫔妃们享乐,酒池肉林这个词就是这么 来的。
他还设立一种叫炮落的刑罚,就是把反对他的人和他不同意见的人,绑在用火烧红的铜柱子上烤死,纣王如此荒淫残暴,一些正直的朝臣自然想要出来劝谏,其他国的诸侯也表现出了不满与背叛的倾向。
于是纣王用更加残酷的手段逼死德高望重的忠臣,又用他祖父文丁的方法骗九侯,西伯,姬昌到商都,他找来一些借口把九侯剁成肉饼,把姬昌囚禁了起来。
此时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看到自己的父亲被关押了起来,于是带着许多金银珠宝加美女到朝歌献给纣王,希望纣王能够放了自己的父亲。
结果残暴的纣王收下了这些财物后,还是把伯邑考杀了做成了肉饼,而且更可恨的是,还叫姬昌吃下这个肉饼,姬昌忍着巨大的悲愤当着所有人的面吃了下去,并且之后每天安静的在狱中弹琴算卦,闭门思过,毫无怨言。
纣王看到这一切,觉得姬昌应该被自己驯服了,也就放心了下来,这姬昌也没有了防备之心,后来周国又向纣王送去了许多宝物与美女,纣王也就把姬昌放了回去。
姬昌回到周国后,立刻想到的就是扩充自己的兵力,准备复仇,但是他感觉到身边虽然还有一些文臣武将和儿子们的协助,但是总觉得还缺少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来帮助他。
其实在她祖父公亶父的时候就一直有这个想法了,一心想要寻找这么一个深谋远虑的贤才来帮助自己,可就是一直没有寻找到,可真的是人才难得,但他为这事还是日夜思念着。
有一天姬昌带着一群人到渭水附近打猎,突然看见岸边有个老人在钓鱼,令人奇怪的是,鱼钩是直的,而且离开水面有两三尺远,可老人却掉得如此专心,周围许多打猎的人路过,他都没有觉察到。
姬昌心中一动,觉得此人应该很不一般,于是便上去和他攀谈了起来。
一聊天才知道,这个老人对纣王的暴政与目前的形势了解得一清二楚,感觉是一个政治与军事都非常精通的全才。
姬昌高兴极了,他对身边一起出来的人说,这老人家就是我们的太公,这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都想要的人才呀。
因为这个老人姓姜名子牙,这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姜太公,姜子牙,因为他的祖先的封地在吕,因此呢也叫吕尚。
姜太公追随周王姬昌后,就立刻出主意,让他不要选择就急于攻打商都,而是先训练兵力,先攻打西戎,先巩固自己后方,再暗中派遣使臣鼓励东夷造反,来吸引商朝对东边的注意力。
这个目的达到了,周国又趁纣王的军队全力去打东夷的时候,周国又带兵去打周国与商都之间的一些国家,并且在这些国家攻占下来之后,修建城墙,建立宗庙,扩建王室。就这样慢慢逼近商都。
由于纣王昏庸,霸道,各方诸侯也都纷纷归属周国准备和周国一桶来反抗,周王姬昌看到要灭商的时机快要到来了,正要起兵复仇,可惜这时候他却病死了。
璃璃小结:
纣王的残暴,昏庸早已经深入人心,里面许多残暴的情节璃璃都不敢描述,其实这些也来自于我们电影电视的编写,许多也是我们后人根据遗留下来的甲骨文自己猜想。
不管是真是假,我们也就当成一个故事来听,故事其实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于姬昌的忍辱负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并且重用人才,我们值得去学习。
对于纣王,也有一些声音评价,其实在继位前期时候,有勇有谋,亲自带兵征战,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许多贡献,
一直以来都是成王败寇,一个时代的终结,肯定也是有它的原因,败了就得接受后人的修饰与评价。
商朝(大约前1675年-前1029年)帝王表:
商汤(前1600年-前1588年)
外丙(前1587年-1586年)
中壬(前1585年-前1582年)
太甲(前1581年-1550年)
沃丁(前1549年-前1530年)
太庚(前1529-前1505年)
小甲(前1504年-前1488年)
雍已(前1487年-前1476年)
太戊(前1475年-前1419年)
仲丁(前1418年-前1408年)
外壬(前1407年-前1398年)
河亶(dan)甲(前1397年-前1389年)
祖乙(前1388年-前1370年)
祖辛(前1369年-前1356年)
沃甲(前1355年-前1336年)
祖丁(前1335年-前1327年)
南庚(前1326年-前1321年)
阳甲(前1320年-前1314年)
盘庚(前1313年-前1286年)
小辛(前1285年-前1272年)
小乙(前1271年-1251年)
武丁(前1250年-1192年)
祖庚(前1191年-前1180年)
祖甲(前1180年-前1160年)
廪(lin)辛(前1159年-前1156年)
康丁(前1155年-1147年)
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
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
帝乙(前1101年-前1176年)
商纣(前1075年-10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