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正月初四,饭店里第一批春节休假的员工回来了,周经理对我说:“小朱,你今天开始休假,初八来上班。”
终于放假,可以回家玩了,我骑上父亲留给我的那辆永久牌自行车,飞也似的离开工作了大半年的供销饭店,往家里的方向骑去。
那时候,农村家庭能有一辆自行车当交通工具已经是很奢侈了,大多数农村人出门靠步行,经济条件好的农户,手里就算积攒了一点钱,但是想要买一辆自行车那也是很难的。
为什么呢?因为自行车在当时来说是非常紧俏的物资,求大于供。区供销社好不容易从县供销联社分配一点自行车回来,那就像宝贝一样。供应大权在区社李主任手里,而且必须凭李主任的批条才能卖得到。
物以稀为贵,紧缺物资很多人想买也买不到的。我父亲在区供销社当货车司机,和李主任的关系特别好,才买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当作他回家的交通工具。
那时候的永久,凤凰自行车,可是两个大品牌自行车。就像现在轿车里面的奔驰,宝马一样响当当,县供销联社分配下来的永久,凤凰自行车属凤毛麟角。
那时候的农村人能拥有一辆永久凤凰自行车,就像现在的人拥有一辆奔驰宝马一样风光。我父亲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也是让农村人羡慕了一阵。
记得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回家,寄放在一户农家里,结果被那户农家的儿子扎穿轮胎放了气,害得父亲推着自行车走了十多里路去单位上班,此后他就再没有在那户农家寄放过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