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封信:满足需求的喜悦——质灵的信】
️回想自己为何可以就这样坚持下去,发现是因为这件事情的意义由心而出,且如此重大;我与这条道路的连接不是经过打脑思考分析评估,也不是因为做这件事能为我赚多少钱;我第一次很想要成功,希望所做的事情获取成功不关乎个人的成就,而关乎给出了这个世界的需要,我所做的事情让我看到了自身价值,这就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我现在体验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做事保有纯粹的起心动念,所做的结果不只关乎自己的利益,更包含他人的福祉与需要时,原来心可以不费力,生命可以充满动能与热情。
【回信】
️这件事,如果是别人需要的,又是自己擅长的,那就可以称之为“天职”。找到天职的感觉,是知道这是自己一直想做、该做、必须做:可以无怨无悔做一辈子的事。
️谈到工作这件事,我认为“需求”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兴趣和天赋。人为什么需要工作?最简单的答案,是生命本身就需要工作,工作是生命本然的需求。从工作的本质看,“需求”这两个字就更关键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必须通过工作取得的;工作的成败,则取决于是否满足别人的需求。
️一个人的工作,如果能持续满足别人的真实需求,别人一定愿意付出金钱来交换,就不可能陷入物质匮乏。如果工作同时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就会产生意义和幸福感,可以用欢喜心走长路。
感悟反思:
当质灵说她放弃了从小培养的天赋,寄托着妈妈希望的画画,而是专心研究植物饮食,我觉得特别佩服她。而金老师一句,工作是因为别人的需要而存在,而天赋是可以挖掘开发的,兴趣也可以随时变动,只有找到被别人需要和自己擅长的,才是找到了自己的天职。
今天和老公送完孩子上学,回家聊了很久,我们曾经得“事业高光时刻”,看看我们赚最多钱的时候状态心态怎么样的,惊讶的发现,我和老公的高光时刻其实有很多重叠之处,不光是时间线,比如在大概2013年的时候,我们同时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老公更是一个月直破百万,我虽然没他厉害,但刚刚毕业一两年的我已经是同龄人2,3倍的稳定稳定收入了,还不需要上班。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那个时候我们特别乐观,而且为了别人的需要而存在。老公说他当时下面料做衣服的事压根没想过会卖不出去,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要让大街上的人都穿上他亲自设计的棉衣,后来他实现了。而我也是每个月韩国日本的飞,给客户们带去价格比国内专柜低的正品,同时分享一些化妆护肤干货。我们那时候能量是非常高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都是对审美很有要求的,希望传播美好给他人,不管是服装还是美妆。
至于为什么结婚生子后事业赚钱会一落千丈,除了说前面积累的不良的消费习惯,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成家以后更多的焦虑来自生活压力,我们的关注点就是在“赚钱”,在赚不到钱以后心态开始很差,做事的标准就是“能不能赚钱”,当然生存不可否认很重要,但是找到怎么赚钱的方法更重要,这是刷新我们三观的,从有钱到负债,过去消福太快的因果,更重要的是没有了解人生的智慧真相。也就是和下一本一起共读的书《了凡四训》慢慢的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去年和老公一起参加了很多次夏老师的《了凡四训详解版》线下课,我们知道福报需要做善事积累,金钱财富就是福德的显化,对善恶的标准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原来所谓的“善”就是心里想着别人,完全没有自己的私心的才叫“善”,想着自己有一丝私心的都叫“恶”。
学完这本书以后,今年我和老公我们也经过了深刻的思考,最终夫妻两个人决定共创一个项目,分享一家人一起中式养生健康生活的账号,有一个好的生活方式是夫妻两个人一起努力的。然后我也在去年找到了我的“天职”,就是要成为博主分享美好,包括美妆、读书。中间还有一个插曲,问deepseek说我命中带的用神,不适合搞美妆,后来经过思考,自己既然擅长,能够为别人带去帮助,就是要做的。老公目前还没有明确,但是他的天赋和兴趣就是对美的追求,他很喜欢美的一切,包括现在摄影、拍摄视频、制作都得到很多朋友的夸奖,所以他一定是从事相关行业为别人带去审美和美好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很多师兄,做事还夹带着私心,这个事一定是难以坚持的,并且痛苦的。比如身边有看到一些师兄做公益,但是自己生活都很拮据又不去工作没有收入,做着做着就会产生各种抱怨情绪,觉得别人不理解,觉得自己很苦,这些都是夹带着私心。真正的了无私心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了无私心。大家都有需要,所以“做就对了!”记得夏老师之前分享给我这个故事,有位老师去问得道高僧怎么做成功这个事,得道高僧就只回复这四个字“做就对了”,所以只要能帮助到别人的事,了无私心,做就对了!愿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天职,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