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称元,初一为旦。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古之元旦,今称春节。就时间论,春节非独元日一天,始于腊八,止于正月十五元宵,都归此大节。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晋·周处《风土记》曰:“除夕之夜,改年更岁,人们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因此,“守”有“除”与“迎”的双层含义,人们格外看重这一天。古人因此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元旦“乐岁图”。
元旦乐岁诗最有名的要属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那首名作《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人择取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元旦迎新图。
元正首祚,除旧迎新,桃符必换,岁岁故然。《元日》,只简单写了燃放爆竹驱逐鬼祟、进屠苏酒祈福和换桃木板避邪三件事。按照习俗,除夕一顿团圆年饭送却旧岁百事辛苦之后,守夜候明,放爆竹,喧腾通宵,直到初日曈曈,春风送暖,换过桃符,按幼长依次饮屠苏酒,这三大程序走完,就意味着一年真正地开始了。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元旦是回首旧岁、冲刺来年的起点。苏东坡《守岁》诗中道:“欲知垂尽岁,犹似走壑蛇……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人把飞逝的时光比作钻洞的长蛇,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如同剩下的蛇尾,想捉也捉不住了。诗人如此强烈地感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今日读来仍是醒世警人。
“古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元旦,是盘点人生、领悟生命的驿站。在这旧年与新年交替的门槛上,盘点过往,感悟人生,虽是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岁月不居,但“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我们自醒自悟,不断补给加油,在新的一年里,必能开启一段昂扬向上的新征程。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有着浓厚的自然性特点,季节岁时的感觉特别强烈。岁时的基本结构就是对应一年四季的季节生活。
过大年、迎新春,新年让我们进入特别的仪式时空,原本寒冷的冬日生活,因为年节的到来,而突然化为流光溢彩的生活世界,生活的丰盈、人情的和美与节物的风流,温润着中国人的心灵,满足着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同时也对未来生活的顺遂充满期待。
节日是生活的花朵,节日是人们对时间节点的感知,是人与天地物候协调的重要时机。新年处在辞旧迎新的时间交接处,人们将一年的情与物积聚到这一高光时刻,欢庆新年,成为周秦以来中国人最温暖的时间。
中国人在四季流转中把握时间,同时,又特别清楚地感知到四季岁时的循环不是追随旧轨的循环,而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时的循环是一种包含时间流逝的循环。中国人将岁时视作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是一个生命机体生长衰亡的过程,冬尽春来,旧年死了,新年才生。在四季与年度时间配合的循环中,每到年度周期起始点,也就是岁末年初、冬去春来的时节,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时间更新意识,发明了一系列蕴含时间过渡仪式的年节礼俗,用以辞旧迎新。
伴随着时间意识的是浓厚的伦理观念。在新旧交替转换的时间关口,强调家族与社会集体的力量,驱走岁末冬寒,共同迎接新年新春。人们通过一系列或严肃或轻松的年节交往礼俗、祭祀礼俗与迎春礼俗,增进人世间情感与伦理关系,实现人与历史和自然关系的建构与连接,表达人们对新一轮岁时生活的美好期待,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唐人王湾有诗《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十个字其实点名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季节和时间,也就是岁末年初,诗人连夜行船的一个早晨。农历新旧年的交替之时,在诗人的家乡(洛阳)还是冰天雪地,但是在江南已经泛出浓浓的春意。诗人带着无比新奇的眼睛去观看,带着无比愉悦的心情去欣赏,也才让他有更为豁达而自信的心态写出这样一句充满哲理的诗句来。
理解这两句诗,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生”和“入”。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出了时序的交替,而且都显得时光匆匆。所以这两句的意思就应该是,当残夜还没有完全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完全失去的时候,江南已经露出了点点春意。
“海日生残夜”描述了夜晚渐渐过去,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江春入旧年”则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渗透到旧年的尾声,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更迭。这种时间的流转和更迭,不仅揭示了时间的连续性,也表现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无论我们如何留恋或怀念过去,时间总是无情地向前推进。
这两句诗还蕴含着生活的变化和希望。当新的一天开始,旧的夜晚结束,新的生命开始萌芽,旧的生命逐渐逝去。这种新旧交替,表现出生活的变化和更迭。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也表现出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希望。无论过去的生活有多么艰难或不如意,新的一天的到来总会带来新的希望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