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在培训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我受益匪浅。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去学习成长,也很感激培训讲师们的辛苦付出。通过培训,我最大的收获是喜欢上了图书,对图书零售行业不再那么陌生,在这个可爱的团队中找到了归属感,也找到了自己工作中奋斗的目标。
说起加入文轩Books 的原因,我觉得真的很奇妙。对于从来不看书,连电子书都不看的我,当时只是觉得书店上班应该还不赖,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加入这个大家庭。但与大家一起培训学习后,我渐渐爱上了看书,仿佛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我才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书痴迷的人儿。
我还记得我和团队的同事第一次见面是5月22号那天,大家年龄相仿,很快就熟络起来了。随后我们被安排到了成都购书中心和西南书城培训。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要保持站立,虽然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身体还是强烈的抗议,好在还是坚持住了。其实对于在成都购书中心的培训,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可以更好,最大的问题就是沟通和合理的安排,所以没办法对我们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我们很多时候是不知道该干什么。当然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图书的分类,包括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等等;在客服学习的两天,了解了收银的大致流程、学习了总台的服务与礼仪、知道了会员办理的模式;帮助策划部布置儿童馆,协助搞活动,也增进了我们之前的团队凝聚力,虽然来来回回布置了很多次,但我们都一一克服了。
轩客会的两天实习,让我们了解到书店还有另一种模式。但时间太短、人太多,每个人动手的机会不多,效率不够高。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来到了教育宾馆培训。杨老师的培训很有意思,虽然简单但却很实用。其中杨老师一直强调的服务礼仪,我觉得不止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同样非常适用,让我学会做一个举止大方得体的人 。杨老师所说的职场感,让我开始心态上的转变,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职场人。而关于非书、防损、客诉处理等等方面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未来的工作日常有了一个基本的蓝图。
当我们去到其他书店调研的时候,我们开始学会了用专业的角度去看一家书店。但对这次调研我很遗憾的是,我们组太规矩的按照要求,去看书架有多宽、每个区域陈列的是什么书,而忘了结合所学知识去用心感受。虽然表现不太好,但是我更明白了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用心去感受,而书店更是要用自己的真诚去经营,因为这是读者能感受到的。
在总府书城,我们学习了会员卡的各种类别,虽然很多,但也存在一定的逻辑,我想以后熟悉了应该就不是问题了。
在整个培训期间,我最害怕SAP系统的培训。虽然用到了手枪操作,但时间太短,信息量太大,让我很难消化。对于我来说这种模式的培训不是很适合我。好在后来去到购中实操,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操作一次真的比无数理论来得快且不宜忘记。
在成都大学的团队建设中,让我们在游戏中和同事熟络起来,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协作力和集体荣誉感,尽情的挥洒汗水,让我看到了我们团队的青春活力,也让我们对未来工作中将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有了信心去一起解决。
后来的理论学习,虽然都是理论的一些学习,但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图书,了解了各个类别的图书。像文学,让我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感觉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有无数的好书可以去了解。
这段时间的培训,虽然过程中会有疲倦、想放弃的时候,但是好在我都一一克服坚持了过来,这也是我参加过的最长时间的培训了。培训中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人,渐渐的开始踏入了这个新的行业,并且也改变了我的一些生活方式,我开始读书,并且开始学习发现一本好书,看到讲师们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我非常欣赏羡慕他们可以这么了解,可以有那么多自己的见解。即将进店了,对于我们的新店,从一开始我就充满了期待,也期许未来的他会茁壮成长,真的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