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寒假生活,从胎压监测的不停嘀嘀声开始。习惯了体验速度的我,突然觉得车是不是就应该停在路边,等待拖车送我们去打气或者补胎了?又不想耽误一些事情,索性慢悠悠地开去学校。
终于有了一段时间,跟着潮哥一起到了汽车维修店。不知道潮哥和店员沟通了什么,就只见店员拉过来一个只有一米高滑板似的带把手的小车,先看店员小哥蹲在车下,摸索了一会儿,又松一口气似的,将小车的一端放置在车下,一下一下压动小车的杠杆,就这样自重几吨的车被轻而易举的抬起四分之一,好奇心重的我,也紧跟着他,想要一探究竟。
轮毂抬起,增大了轮胎与轮眉的距离,店员小哥哥,轻松找到了深嵌入轮胎的钉子,别无他法,补胎吧!
其实,对于汽车补胎,我一直都有很大的担心,总觉得汽车轮胎不像自行车、电动车那么简单,这么大一个物件,缝补之后会不会有危险,感觉是不是应该直接换胎才是最安全的选择。不过,无论是出于什么考虑,跑在路上的轮胎难免被扎,若是扎个钉子就废掉一条轮胎,未免是过于浪费。
为了记录与补胎有关的事情,还特意查了一些资料。二十几年前的农村,当驴车的车轮换成胶皮轮,人们乘坐驴车的舒适感大大提高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胶皮轮的轮胎太容易被扎,一旦扎了就不能行走。这个时候,慢慢的就有了一些能手,他们自己把轮胎扒下来,用修补的工具补上,充气之后轮胎就可以正常使用。再后来很多人都学会了补胎的技术,补胎就成了唯一处理漏气的轮胎的方法。
说到这里,让我又想起一件事情。一次,我和母亲一起到一位老者家里串门,走到楼下,就看见白发苍苍的老者在给自己的电动车补胎。猛然间在城市楼宇旁发现这样一个身影,恍惚间已如隔世。我踱步过去,老者专注的在操作,已经是粘上补丁后的环节,他用小锤在细致的敲打着刚粘上的补丁。留恋在老者身上的目光,任凭母亲强行拉我上楼,都不愿意。老者的电动车有些旧,老者补的这条轮胎上另外还有至少两个补丁。我轻轻的问他,生怕打搅了他的专注:“这补丁都是您补上的吗?”。老者把手里的小锤放在一旁,这时我发现,那里还有几件工具也都是补胎必用的工具,锉子,扳子,卸轮胎的撬棍等。
他回过头,一脸和善的跟我说: “老了,没事干了,补个轮胎还花钱,那干嘛呀!”他的意思是说,补轮胎这样的小事就不应该花钱去补。可是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若不从事修理行业,有谁还能那么轻易的补一条轮胎呢!
回归今天,一次补胎,满足我好奇心的同时,减轻了我对于补胎的恐慌,不过,在这里需要强调,汽车的轮胎我们是补不了的,必须要到有专用机器的地方才可以拆卸,补胎,那个过程我就不详细介绍了,毕竟店员小哥哥用的工具名称,由于时间原因,也无从得知。
林清玄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应常取一二。”假期生活,用不同笔触,记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