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本的逻辑素养,有4句诀窍可以给我们一些帮助:证有不证无,以偏不概全,证有靠举例,概全靠推理。
证明一件事情“有”,举个例子就可以,也和第三句话可以对应,证有靠距离,比如说,我们当前是不是把整个市场的客户信息都获取到了,很简单,随便抓一个城市,挨个街道扫描,只要有1家是我们还没有过信息和联系的,就说明市场还有我们没找到的,还是有空白,只是空白的多少罢了,就像我们现在通过地推来补充我们的客户信息。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全是“非黑即白”的关系,存在着博弈和多样性。为什么说证有,不证无,因为我们的社会进步,我们的进步,需要更多的想象力,需要更多的空间,或者说,没见过不代表没有,辩证的角度,在理论上无法证明“无”是“存在的”。
不以偏概全,在这方面,要靠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不能用少数的个别的存在去证明道理。上学的时候,我们一定有这样的同学,每天看闲书,每天玩游戏,每天上课睡觉,偏偏就是学习好,有的可能是在家里学过了,有的就是真聪明,但是我们可以说,每天玩不听课一样可以学习好吗?显然是不行的。还有就是看见网上有一段文案,说“如果你想把公司搞垮,想让所有人都走,那就每天复盘,每天写日报,周报,月报,每天晨会夕会”,当时看见了之后我有两个感触,第一个感触是,作为90后,相对更能理解00后内心的自由,第二个感触是震惊,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如果不去以终为始去做学习和模仿,如何能够走得更加长远,我承认有的公司自由散漫,一样可以做出业绩活的很好,但我更相信一个个大企业的前路相对更加坦途,我们不能被一部分人的言论障了眼睛,看待事物要全面,再判断。
涉及到逻辑的推理,跟思维挂钩的几个层次,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时刻去做对照和参考,让自己可以进入到更高的层次。先说一下,思维闭环,通俗的说,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更系统的,有一个解释,“PDCA循环”将管理分为四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其中PDCA中的“C”有四层含义:Check(检查)Communicate(沟通)Clean (清理)Control(控制)。
第一层次:思维无闭环,思考无逻辑。
第二层次:思维无闭环,思考有逻辑。有符合逻辑推理的观点,但观点偶有左右徘徊,自相矛盾。
第三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思维闭环层次不高。
第四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高层次思维闭环,逻辑闭环通透,达本质。
第五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高层次思维闭环,并始终保持不断打碎自己,拥有绝对开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