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期,死无涯

        最早接触余华的作品,是葛优和巩俐主演的电影《活着》。长久以来,那些场景已经在记忆里模糊,但是,一旦提及,便引发无数叹息。“好死不如赖活着”,似乎成了我对电影全部解释。为此,我读了原著,在书里读到了余华关于生死的,不同于影片的模糊体验。也是带着这种继续洞察的欲望,我买来了《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

        个人特别喜欢作者那不分先后的叙事结构,根据事件自然展开的倒叙或插叙(如可以,愿请众语文老师深入指点)。全文的每个章节都可以独立成篇。作者以一个被无视、被冷落、被几度抛弃的故事中人物的口吻,理性地叙述那无数个冷酷和惨淡的场景,读来既让人悲愤又让人同情,既有哀怨又有怜悯......余华冷静而又恰如其分地叙事,把苦难写到极致,把悲哀刻入骨髓,让人流不下眼泪,只想跟叙事者一起“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的作品里,写了太多的死亡,又将每一个死亡细致刻画。

    1.弟弟孙光明的死——溺水

    2.“我”母亲的死——因家门不幸而吐血身亡

      3.父亲孙广才的死——掉粪坑里被淹死

      4.朋友苏宇的死——缺爱的家庭,没有留意一个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孩子

      5.曾祖母的死——逃难的路上被野狗吃掉

      6.祖父的死——被嫌恶却求死不得

      7.“我”的养父王立强的死——想与恶势力同归于尽

      虽然这些死亡彼此并无关联,但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我”父亲孙广才的死,终止了故事情节。其实,孙广才几乎与故事中人物的死都有关联,他更像一条线索。

        孙广才在“我”的叙述里,少有几处被写成“我父亲”这种尊称。起初,我们会对此有不满,我们会认为,即便他这个父亲泼皮无赖、冷酷无情、荒淫无度,那可能也都是苦难中国社会的产物,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们发现他不仅配不上“父亲”这个称呼,还对不起被称作“丈夫”“儿子”“孙广才”等任何角色。他妨碍儿子的婚姻;侵犯儿媳;把家里仅有的便桶、脚盆一类的生活用具一件件地拿去换寡妇的被窝;他无视刚生孩子就下地送饭的老婆死活,对吐血将死的老婆置若罔闻;他排斥自己的儿子;他巴望着自己的父亲早死......那么我们该理解,余华的冷静和理性中,所选择的称谓有意或无意地传达出了自己的爱憎。

        对比那些不同的死因,孙广才是在老婆死后,嗜酒成性而掉粪坑淹死的那一幕,看起来却有大快人心之感。“翌日清晨被人发现时,他俯身漂浮在粪水之上,身上爬满了白色的小虫。他葬身于最为肮脏的地方,可他死去时并不知道这些,他就完全有理由在寿终正寝时显得心安理得。”孙广才的死,读起来很恶心,很戏剧,却更符合死者生前的秉性,文字中“我”对他死时的心安理得似乎显得愤愤不平。“罗老头先是吓一跳,接着气得连连捶打孙广才的脸,他破口大骂“孙广才呵孙广才,你这条老狗,死了还装猪相来骗我””一个死人被看成死猪,在村民的眼里,孙广才连一头死猪都不如。我想,这是他最合理的下场,这也是余华心中更深的谴责,是现世对恶贯满盈的人的一种因果报应。同时,我们也能看出,死,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是多么无足轻重。

      当我从文中看出作的“憎”时,我才理解到书中的“爱”。

    《芳华》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我”在原生家庭里,在南门一直是被众人遗忘的那个,而一个默不作声的人却更懂得爱。“我”更懂苏宇投来的友爱;珍惜养父王立强所给的父爱:识别出祖父对祖母的真情......在作者的笔下,这几个能带给他温暖的人,他们身上更具人性光辉,这几个人的死,显得更容易博得人的同情,他们的死,也更具备现实意义。

      如果说全书读来过于压抑的话,那也因为我们发现连这些会善待别人的人最终也摆脱不了一种宿命的纠缠。于是,我差点就陷入与“我”一样的被孤立的境地。所幸,在孙光明的死中,余华给了我们有关生与死的最理性的思考。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我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

      “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

      “我找到了生与死之间的不同,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

        对于“我”的母亲、祖父和养父而言,死是一种解脱,而对于养父和孙广才,死便成了一种救赎。

        我不能理解作品的全部意义,更无法参透生死,但在余华的作品,如《活着》《第七天》等,这其中无不在传达一个讯息:生有期,死无涯。世间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但,生,要有温度,有厚度,有高度,如此,我们才能自然地走出人世间的时间,直面死亡。

        从他人的死中看到生的希望,从生活的现实中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在细雨中呼喊》的叙述有力度。表面上,我们看到了阴暗的政治、凋敝的乡村、凉薄的人情、以及淡漠的亲人等,和各种方式的死亡一起构成令人窒息的荒诞情节。其实,掩卷沉思中,我们似乎可以从“我”这代人中找到一丝新社会的光亮,如:童年就学会自力更生的国庆和鲁鲁,他们在苦难挣扎中学会了坚强和隐忍,学会友爱,学会温暖他人;“我”在经历青春期的惶恐和自卑中,建立了正确的交友观......

      也许,贫苦,从来都不是绝望的理由,丧失责任感才是堕落和悲哀的根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65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82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21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9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23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5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0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5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48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23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4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9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