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儿子学校指定要读四世同堂,不想再往家买书了,所以下载了电子书。结果下下来以后压根没给儿子看,自己花了一个多礼拜的周末和上下班时间硬是把它先看完了。
四世同堂故事背景是从七七事变开始一直到日本投降这一段历史,围绕着北平的一个普通胡同小羊圈胡同的几家居民在这几年里的经历去展开。虽然描写的是战争年代,但是并没有描写战争的血雨腥风,而是通过普通人的生活去反映战争的残酷。而小羊圈胡同里的居民的所思所想,如果换成现代和平年代的我们,其实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羊圈胡同有好几家人。其中祁老太爷家是在这个胡同住的最久的一户。祁老人历经了清朝的覆灭民国的动荡,却依然将自己的家庭经营成了旺盛的四世同堂,可见老太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比较成功的。祁老人是个正派的普通人,他的唯一梦想就是让自己的四世同堂的家庭屹立不倒,而这个在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梦想,在战争年代却是不容易的。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老人觉得三个月以后北平就又会太平了。可是没想到最终却历经了八年。长孙祁瑞宣是个高材生,他会英语。看起来祁家还是很重视教育的,能让孩子去上大学。瑞宣对国家的命运有着深深的担忧,但是却有着大部分知识分子的缺点,优柔寡断,前怕老虎后怕狼。他想反抗日本人,但是为了平衡家庭的责任和自己内心的原则,他选择的消极抵抗——不去日本人控制的学校教书。最后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去了自己的尊师英国人富善先生所在的英国大使馆工作。即便这样,他依然时时地在谴责自己不能去杀敌。我想祁宣的身上不知道有多少老舍先生自己的影子,他对祁宣的内心独白的描写太细腻和真实了。而我也在想,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我所懂得的那些东西,是不是在战争年代连口饭都讨不到。所以该庆幸我生活的时代没有战争了,也可以更加可以想想那些现代社会依然生活在战争区域的人们的苦难。祁家孙辈的老二瑞丰是个比较喜欢跟上潮流的人,用现代的话说也许叫潮人比较合适,他对生活的要求和家里人的简朴格格不入,他的媳妇胖菊子也是一家人都不怎么喜欢的。但是祁家是一个非常宽厚的家庭氛围,为了家族的安定,大家选择了求同存异,这在现在看来似乎也是不容易的。看看现代的家庭里,很多父母眼里容不得沙子似的去干涉子女的择偶。也许和现代的家庭结构和以前不同有关。在大家庭里不得不去容纳各方不同和利益的纠葛去维护整个大家庭的稳定,但是在三口这样的小家里反而没有委屈就全的必要了。瑞丰一直以来对时局不怎么关心,他关心的只是自己能不能当官,他太重名和利了,但是自己又不是特别的精明,有时候为了讨好别人什么话都说,也害的自己不浅。他就是个典型的巨婴,自己从来没什么主见,生活目标就是舒服和权势。他的结局很惨,不得不说在被侵略的时局下,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实际上是无法分开的,而这些道理不论是瑞丰还是他的狗肉朋友冠晓荷都是不明白的。晓荷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也一直在为自己的权势而奔走。他和他老婆大赤包两人为利益结合,也在为利益维持着婚姻。二人为了权势居然能把女儿当作筹码,真是匪夷所思。可见内心没有一杆秤的人是可以做出超越普通人底线的恶劣之事的。瑞丰,冠晓荷,大赤包以及蓝东阳这几个人他们到死都是稀里糊涂不知道为什么会死。他们没有国家的概念,他们认为日本人的到来和中国从古到今的每次改朝换代是一样的,而改朝换代带给他们的是机遇。他们万万没想到最终自己却成了其中的炮灰。他们没有看到日本人的真实目的,即便身旁的人一个一个地被杀了,他们依然不去看事情的真相,而埋头在自己的想象里。如果全北平的人全中国的人都是这样没有思考没有反省的人,那么中国早就完了。幸亏中国还是有很多独立思考的人的。瑞全是祁家孙辈老三,他在日本人侵略之处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小羊圈胡同生活的人们有很多人都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慢慢有了民族意识的,而瑞全的民族意识起源于他受到的良好教育。教育不是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效果,同样的教育让瑞宣和瑞全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对瑞丰却全然无效。这也许是现代教育体制的弊病吧。 瑞全比较早地离开了北平,他年轻,有想法,有激情,在他在外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之后,他又回到了北平开始了他的革命之旅。他躲过了层层检查,他杀了招弟,大赤包的女儿,这个为了贪图舒服和漂亮而甘心去做特务的女儿。 他是瑞宣心中的明灯。 瑞全和瑞宣是祁家最早有家国意识并嗅出日本人的真实目的的两个人。在这个胡同里,钱老人以及他的儿子也是这样。所以我在想为什么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有家国意识,有的人没有,有的人很早就知道日本人的目的,有的人到死都不明白。也许这就是一个人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原因。有了独立思考,即便是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去整合和发现,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在任何社会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当然,如果社会太封闭提供的渠道都是被控制了的话,那么人民就相当于失去了眼睛和耳朵,又何谈独立思考呢。我要感谢互联网的发展,打开了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虽然有时信息太杂太多,但是永远比封闭的社会好,因为我们有了选择听这个还是不听,看那个还是不看的自由。瑞宣的父亲,天佑是个极其悲剧的人物,因为看到天佑投河让人难免联想到老舍先生的投河。也许老舍先生把自己的隐忍和自尊都寄托在了天佑的身上。 瑞宣在父亲死后失去了精神支柱,若不是瑞全的归来,不知道瑞宣还能否扛得住这一家人的重担。日本人统治后期给北平人的粮食是那种吃了以后会得病的共和土,因此死了不少人,瑞宣的女儿妞子也不幸死去。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宣布了他们的投降。对于那些好战的日本人来说,投降是因为天皇爱惜子民,而不是因为战败,所以这成了他们的退出的台阶。可是他们带给中国人的痛苦,带给他们自己人民的痛苦,哪能轻易就忘记呢?
战争永远都是老百姓的噩梦,无论是对于发动战争的国家而言还是被侵略的国家而言都是一样的。我想老舍先生的作品让我们能够回望那个耻辱的年代,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永远都站在反战的那一方来预防未来的战争。
小说里最具家国情怀的是钱老人,他儿子牺牲之前的诀别他虽不舍,但是却支持儿子。儿子死了以后他又担起了抗日的大旗,而且他也在不断学习,他不是牺牲自己,而是去发动更多的人一起去抗日。我想老人是理智的,智慧的。我无法想象如果在战争年代我会是什么样的表现,但是我觉得自己估计做不到钱老人那样的伟大。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家国情怀呢?我想这是这个世界的必然吧。联想到最近的DG事件,其实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有着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每个国家的人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而这文化和历史并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和理解的。对于心胸狭窄不能够包容其它文化和历史的人而言,这种歧视是难免的。另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有钱还是没钱。有钱人往往会看低没钱的人,这似乎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心态。因为国力强的国家的人被高看,国力弱的国家的人被低看,于是被低看的总是有可能被欺负。而这种被欺负就是和自己的国家有关,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大。因此,每个人其实都会祝福国家越来越强盛,因为只有国家强盛了才不会被欺负,国人在外也才能够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