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教书、传授知识,更在育人。
在功利教育下长大的多数孩子,一出生就在功利的路上狂奔,早早失去童真,失去了灵魂。
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空心的孩子,最终三败俱伤。
我们的教育,应当将目光放长远,比起培养出一个考试机器,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有原则有思想的人。
12.16 研修摘录(王璐)
“冬日暖暖胜春朝,笃行致远共成长。一起聚拢光热,发散在每个角落。
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袁采
我们生在最好的年代,一切美好的愿景都有人为我们助力护航。让我们一起学习理论知识,凝炼教育方法,重视家校合作,培育时代新人,打造一间有温度的教室,让每朵花都精彩绽放,开出我们“班主任的春天”!
“我有一块小小花田,总在秋天播下种子。汗水浇灌心血滋养,期待长岀一个春天……”这首歌,唱响了新时期班主任的情怀与使命,也唱出了我们永久的期待。且思且行,共促成长,教室必将变成远方;真爱温暖,智慧点点,未来终将被你擦亮······
12.12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愿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在以后所有“起舞”的日子里,能够并肩前行、相互学习、相互成就!保持向上的姿态,携手并肩,收获教育路上的美丽与芬芳!(研修总结)
团聚教育力量,汇聚教育智慧,凝聚教育思想。
马德说: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毛杰金句
1.或许一个学生对于学校来说只是千分之一,但他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1/1000100/100)
2.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生俱来,但是我更想说爱是一种能力。所以,家长也应该发合格证持证上岗。(爱是能力)
3.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弥补自己人生遗憾的手段,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成长的权利)
4.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内容丰富的世界。我们的悲哀是家长、老师没有真正能够走进孩子的心里,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
5.不给学生贴标签,每个人都是人才。
每家都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学”。我们教育一定要剔除功利,要回归“人之为人”的教育,那么一定要用教育内在的规律去办学,一定要以人成长的规律去育人。(人之为人)
教育应当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人格与人格的平等,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此爱与彼爱的交融,智慧对智慧的点燃,文化对文化的蕴泽。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教育家庭”的教师为我们的目标。
6.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选拔单一和个体色彩的矛盾要处理好。
12.11 老年生活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安
王小波写过一句很现实的话: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
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前半生对待伴侣的态度,其实就是后半生幸福的长度。
婚姻里,你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
人们常说,婚姻的意义,体现在人生的暗处。
季羡林在《悲喜自渡》中写过一句话: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做自己的摆渡人
老话说的好: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源头。
幸福解读为“有”:有钱,有车,有房,有事业。
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健康
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写道: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人生的选择。古语有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闲会生惰,忙能养身,人懒则病多,人忙则兴旺。
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精致穷:特别喜欢混迹在自己混不进去的圈子;炫耀自己配不上的高价值;极度在乎别人的眼光,还特别瞧不起别人。因为迷茫,你才需要通过阅读战胜它,成为更好的自己。(迷茫→阅读)
12.10
普通并不等于庸俗。
人可以普通,但不可以平庸。
即使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能做出傲人的成绩,但仍要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死亡的只是躯壳,生命将涅磐,生生不息,并会以另一种形式永存。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过一个实验:
他买了一件样式特别前卫的新款T恤,让一个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
进入教室前,他问这名学生:“你觉得大概多少人能注意到你的T恤?”
学生回答:“肯定有一大半的同学会注意我。”
结果实验结束时,只有不到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这就是著名的“焦点效应”。
我们总以为自己身处舞台中央,被聚光灯环绕,但事实我们通常是剧本里的甲乙丙丁,根本无人在意。
12.9
曾国藩《2023修身日历》
关于成就,他说: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要成大事,一是精明通透,二是自强不息。(明强)
关于做人,他说: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赢得他人的尊重必须靠过硬的实力。(实力说话)
如果你正经历精神内耗,记住这句:“心至苦,事至盛”。大苦大难,更容易成就自己。(心至苦,事至盛。)
如果你受困于人际关系,记住这句:“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小不忍则乱大谋,学会忍耐才能把路走得更顺。(和,忍)
如果你做事不得要领,记住这句:“天下事当于⼤处着眼,⼩处下⼿”。要有大局意识,也要兼顾小事、细节。(大于小)
仁爱 爱人
纵使生活万般刁难,总有人默默爱着你。
你永远可以相信人性里的纯良。(人性纯良)
就像你永远可以相信,再黑的夜,也会天亮。
12.8
思维方式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不固步自封,不骄傲自大,多接触优秀的思想,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方能拾阶而上,遇见更广阔的天地。你的价值,才是最好的向心力。(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过。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
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乐观 悲观)
《教父》里说:“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看透本质)
王阳明:事上磨、心上修、尘中炼
遇事修性,遇人修心“人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只有耐得住性子,集中精力在每一件事情上死磕,才能真正磨炼出自己的本事。
王阳明说过:“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欣赏自己
没有任何一朵花一开始便是花。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路
懂得发现生活美好的人,更能拥抱快乐。
生活给我蜜糖,我就享受蜜糖
生活给我考验,我就披甲上阵。
世界有万千风景,你是唯一限量。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百年孤独》
最让我难过的是,我们竟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人生无常
从来就没有称心如意的人生,风雨扑面,才是命运的常态。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值得你遍体鳞伤
越是人生艰难处,越要好好爱自己。
周国平说:“人这一辈子,能安顿好自己的心,就是一种圆满。”
没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愿愈合的心境。
12.7 认知水平
一个人见识得越多,内心往往越包容,越宽和。
存在即合理。
唯有扩大视野,深刻认识,对人和世界有足够的了解和体谅,才能做到不轻易责难。
古人说: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一个人对世界认识得越透彻,就越能看清人生真正应该坚持的价值。
12.6 热爱生活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12.5 修身
俗话说: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
煮饭、育雏,都要经过一番耐心等待,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正如曾国藩所说:“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王阳明说过:“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在书中写道: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而在社会中。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红尘即道场,处世即修行。
遇事修性,遇人修心。
12.4 中年
中年最好的状态:不诉沧桑,不露锋芒,不减锐气。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眼里写满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是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只言安好,不诉沧桑,是一场最好的自我修行;低调行事,锋芒不露,是修身处世最好的智慧;迎难而上,锐气十足,是人生开疆拓土的利刃。
12.1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城南旧事》
11.28
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逝。
——肖申克的救赎
强者自救,圣人渡人。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让你自由。
人活着一定要对人生抱有希望,千万不能放弃自己。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珍惜生命,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奋斗。最终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11.27
稻盛和夫在《心》中写道:“人生一切的不幸,没有别的原因,都是由自己的心灵吸引而来的,是无休止地倾诉不幸、牢骚不断的那颗心,唤来了不幸。”(心灵 吸引)
你相信什么,就会吸引什么。(相信 吸引)
后来他在书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人的一切行动,都产生于“愿望”或者“想法”,如果不“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想)
他解释道:“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再糟糕的境遇也能变得顺风顺水。”(乐观 顺)
稻盛和夫在《心》的最后一页总结道:
“人生的一切,始于心,终于心。”(心)
11.26 过松弛的生活
哲学家叔本华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在意 别人 看待)
别人的言语是吹过的风,当你有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外界的风声根本动摇不了你。(言语 风 追求 风)
约翰·列侬曾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奔命 离去)
努力是一件好事,但用力过猛,却是对自我极大的消耗。(努力 过猛 消耗)
有一颗闲心,做一些闲事,生命更有层次,内心得大自在。
汪曾祺在《慢煮生活》中写过一段话: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
不纠结、少忧虑,随遇而安,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慢煮生活)
11.24 王校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坦然 淡然)
和曾国藩学做事,和王阳明学做人。(做事 做人)
11.20 终有抬头的日子
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丰子恺《生机》 (抬头 )
11.19 自助
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自助者天助》
《大学》:“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自助者天助之,助人者,人恒助之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的意思是指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缓)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国藩
做事因急躁而失败, 思考由缓慢而得益。(急 缓)
11.18
唯有苦学七十二变,方能应对八十一难。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向善就好像攀登山峰一样难,向恶就好像山石坍塌那样容易。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如果不以正道爱他,恰恰是害了他。这句话对溺爱子女的人是个警示。
✔人总喜欢关注自己的弱点,其实真正应该聚焦的,是自己的优势。——彼得,德鲁克。知足者常乐,知不足者常改。
11.15 最近发展区
(很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
接受 享受 忍受 难受
焦虑、恐惧的孩子是忍受课堂
因为我们给有差异的的学生,无差别的教育。让有差异的孩子到达同一个高低是梦想,是拔苗助长。尝试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现有的水平,加上20分,那是他伸出手够不到的地方,但是,如果跳起来能抓到,他就产生跳的欲望如果我们给有差异的学生,都能找到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里,让他每天都超越自己,让他每天都积累,我进步了的成功的积极情感。要我学就会让位给我要学。
11.12
✔顾明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兴趣 爱)
美国的雷夫所说,如果你不会,我继续给你讲,一直讲500遍。就算你真的学不会,也没关系。你不会因此下地狱,父母老师依然会爱你们,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多东西是考试考不出来的,比如诚实、信仰、责任和感恩等等美好的品质。(美好品质)
把梦想装在一个大信封里,同学们亲手制作封条封好,挂在讲台的上方,每天看着自己的梦想,为一个梦而奔跑。(信封 梦想)
11.8
✔当你保持足够的耐心,持续为一件事努力时,就总会拥有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收获。(耐心 持续 收获)
学生怎样才能培养得很好呢?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感。(学习的意义感)
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生有选择。这就需要学校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更自由的成长空间。让孩子们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镜像,选择自己爱好的课程,规划自己的人生。
为兴趣而学,为未来而学,为人生而学,找到意义感就找到了学习的灵魂。
王栋生老师说得好:“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这就是他对教育最大的期盼。
11.6
吐故方能纳新。
不断清理自己,才能更好的的接纳新的东西。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11.4
✔只要认为重要的事就一定有时间。——刘玉香
11.2
神奇的“洛萨达比例”,即对团队成员的评价中,每提一条建议,要先提出团队成员在本周表现中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美好特质。(“洛萨达比例”)
运用“生涯幻游”的理念,畅想和学习合伙人经过努力一起实现理想的场景。(“生涯幻游”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中,“三件好事”的记录就是训练如何去思考、享受生活里的美好。书写“幸福三件事”——用重复的积极行为去塑造孩子的品格,也帮助父母学会健康、稳定的情绪管理,把发现彼此身上的美好特质、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目标,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三件好事)
《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学生成绩》一书中说,相对于不幸福的孩子而言,幸福的孩子一般精力更加充沛,意志坚毅、注意力集中,并富有创造力,所以他们通常在学校里成绩更好、表现更佳。《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说,每天都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人,凭借他们的优势行事,更容易欣欣向荣。《优势教养》一书中说,关注负面固然能让我们在危急时刻幸免于难,而关注正面却能让我们在更多时候大放异彩。(积极心理学书籍)
✔汪曾祺先生有一句话: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11.1
度可度之人。
10.31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李大钊不要忘记那小鹦鹉衔着水是要去救森林大火的故事,或者一只小鸟衔小石头去填海,这都不是愚蠢的人,他们都在做该做的事。希望大家在世界无数巨变一起来的情况下,坚定自己,不要放弃自己。
一一许倬云,《前所未有的复杂世界,我们要稳定自己》
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抬头看天。
困难与机遇并存,方法与进步同在。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方法多。
✔万事固艰,久行必达。——王校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热爱生命》
《选择一把椅子》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选定一把椅子”就是专心致志的做好一件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是学校的“四梁八柱”,校长最大的本事就是培养好教师。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
给予儿童犯错的权利。学校是孩子犯错的天堂。
用优点助力成长。
给予孩子习惯的反复。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久久为功。
一个人,一本书,就是一世界。
静静地蓄力,一切都将奔赴而来。
在极端复杂的世界里,帮助人们克服天性本不完美的一个有效解决手段是清单。
没有凝聚力,哪来战斗力。
人尽其才,才尽其能。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意思是: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就该反问自己是否仁爱了;管理别人却没有管理好,就该反问自己是否真有能力;礼貌待人,别人却不以礼相答,就该反问自己是否做得不够恭敬。——孟子
✔所有人的成长,都是练出来、磨出来的和熬出来的。
挑战自我 自我跃升。
只有生成并拥有这样的自觉,你才会成为拥有内生力的精神强健之人,也只有扛得住涅槃之痛,才配得上重生之美。
锻炼
锻炼最大忌讳:锻炼一阵 停一阵
这道个理和烧开水一样
水已都经烧到80℃了,你把给关了
水透凉了想去在烧,只重能新开始!!
所以说,锻炼贵在坚持️
10.28
向内蓄力,向外发力。——校长
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王红
✔笑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冷色。——雨果
✔《海边的卡夫卡》中有句话:“当你穿越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
“磨刀不误砍柴工”
“既然做了,就要全力以赴做好”,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在班主任专业成长领域,我愿“与优秀携手,向卓越登攀”。
2022.10.25
✔人生最遗憾的事,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2022.10.24
无视自身的阻力去学习别人,是对自己的暴力。
掌握能力的关键,在于与事情建立关系,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标准。否则,就会演变成对自己的否认与厌恶。(比如:让习字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让运动成为保持精神充沛的源泉)
不缺“向人学习”,缺的是“了解自己”
用他人的尺子,来丈量自己的生活。
去问问自己的感觉,现在的生活是否开心、是否适合自己。
我曾经问过自己
我曾经问过自己
一个人需要经历多久
需要多少次
看着白天被抽走色彩
直到变成一丝泡沫
在黑暗边缘周围颤动
我一直试图明白
这一天被掏空的意义
等待的意义,苍老的意义
当我只能
无所事事地独自面对落日
更多的往事
是否会使我感到更充实
就像秋天的向日葵
因为密匝的葵花子而饱满
10.19
四有好老师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妻贤夫祸少,子小父宽心。
10.16
如果一个人太在乎自尊,自尊就会成为人生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人真正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
把心撑大点,脸皮练厚点,才能逢山开路,行到远方。
10.3 教研
教而研之则深,研而教之则明。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
——洞见
作家李小墨曾说:
“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语欲胜人,或许会有一时的胜利,却永远赢不来长久的尊敬。
习惯辩驳是本能,收敛克制是能力。
人生在世,能够克制自己的反驳欲,便是最大的自律。
学会收敛,懂得克制,才是与世长存的最佳法则。
鲁迅先生说:沉默是最好的反抗。
比起滔滔不绝,一言不发更有力量;比起锱铢必较,静而退之更有姿态。
君子和而不同,仁者向外兼容。
遇事不辩,不是理亏退却,恰恰是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保全了自己。
为人处世,反驳是本能,反省是本事。
盯人之短,则天下无人可交;看人之长,则世人皆可为吾师。
弱者自困,强者自察。
真正聪明的人,不在别人的嘴里沦陷,只在自己的心中修行。
道德经》有言:辩者不善,善者不辩。
老子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29 成长
当我靠近你时,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刘肖院长说“当你见过大海的样子,你就不再愿意汇入小溪”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
笑和哭都由己造,拥有时珍惜,便胜过追逐之苦
华应龙
陶行知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化错教育
错若化开,成长自来。
是对教的感动——课程思政如盐在水;是对学的感动——错若化开,成长自来;是对思考的感动——课不润人誓不休;是树的力量在根须,人的力量在于思考。思考,是一种脑力劳动,也是一种心灵的修行。
怎样才能上出一节好课?遵循自己的内心,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思考的深度决定教学的高度,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做事做人。
9.23 安全
头顶利剑高悬 心中警钟长鸣
承诺有声 践诺有形
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活出自我
新的教育,早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我们的这一代孩子,他们的使命在于,寻找他们自身的价值,活出他们的自我。(寻找 活出)
在当下,必须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他最富有热情的那个事情是什么,然后,用他最多的生命热情投入进去。
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他才会真正地“沉迷于学习而不能自拔”,因为,这种学习,才是他自己生命深处的渴望,是本能的冲动,带有强烈而不可遏制的能量。
只有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他们才会将最为宝贵的思辨力、专注力、学习力、创造力投入其中。
生命教育网2022.9.23
9.20 习近平用典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塞矣。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9.19 聚焦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大学》里的经典论句。意思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方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知 止)
9.18 知己
人生如逆旅,知交零落是常态。
倘若有一两知己,陪你山一程,水一程,请且行且珍惜。
诤友
《说文解字》里说:“诤友,止也,止其失也。”
意思是,真正的好友,会劝你免犯过失。(诤友)
宠辱不惊
苏轼曾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无论遇到什么人,他都不恼不怒,不怨不诉,把所有的遇见,当作人生的历练。(遇见 历练)
9.14 维克多·E·弗兰克尔
罗曼·罗兰: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真相 热爱)
只要活着,凡事都有可能。(活着 可能)
巴尔扎克所言,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苦难 财富)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对生活说“是”。(事 是)
资产负债表自杀。他们会比较他们所拥有的,和他们认为自己应当拥有的。从而计算出生活还欠他们什么,以及自己还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好处。当他们觉得“破产”时,也许就会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真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抛开自杀与否不谈。这不正是当下很多人的现实写照吗?因为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被肯定,因为本以为可以得到的东西没有属于自己,因为觉得能够获得的成功最后却不尽人意……(资产负债 欠 破产)
命运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会以某种形式塑造我们。生活随时都在向我们抛出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做出自己的回答。(命运 塑造 问题 回答)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在于最后结果,而在于过程。(意义 过程)
人生如棋局。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情景和每一个需要做的决定,就好像棋局一样,每一步,即带给我们挑战,也影响着我们之后的发展。(棋局 挑战 发展)
9.11 开学第一课
1.努力会在最关键的时候帮到你。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获得者徐梦桃:“成功与不成功,是一个最终结果,可能是很直观地体现到我们面前。但是不要放弃你的努力,你的努力不一定是在什么时候帮到你,但一定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要持续地让最好的自己绽放在每一个时间段。”
2.奋斗就会有收获
9.7 读书
阅读是我们的生命方式、存在方式、生活方式。阅读让我们的心灵贴近岁月苍生,在别人的生命里进行着自己的生命彩排。朝一本本书走去,其实正是朝着本然的自我走去,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 张建涛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 侯巍
9.7
一、鼓励
一个经常被鼓励的孩子更有责任感,更自律。
2.你改变了,世界才会改变。
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
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
请让孩子走在自己人生的节拍里
尊重孩子现有的状态
三、学习一定需要方法
弯道超车,掌握科学方法
三、学习一定需要方法
9.3 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价:
1.一道习题,评价语言,量表。
2.捂耳朵,读出节奏,旁边奖笑脸。
3.表情丰富,这里的读音读准了,再读。
自我评价:1)读准字音 1笑脸
2)选出喜欢的,和同桌说理由,2笑脸
3)加动作,给同桌读一读 3笑脸
总结评价:数得到多少笑脸?8个,学习小明星,领冰墩墩贴画。
教学激趣:
1.冰墩墩推荐童谣。
2.童谣推荐官。
3.帮老师选配乐(激昂欢快 舒缓悠扬)
4.摇篮曲,道具:小宝宝,展示
5.读儿歌,拍手又拍桌。
6.用喜欢的方式读。
7.有篇到整本书:这些儿歌都选自《儿歌童谣》,
8.视频:小朋友推荐书籍,并配乐朗诵一首儿歌。
9.拓展:学习单3首
写字指导: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关键笔画。
9.1 开学第一课
8.31 成功
我一生所有的成功之道,都抵不过这八个字——敬天爱人、利他之心。所谓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间之正道——亦即天道,与人为善,换言之,就是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所谓爱人,就是摈弃一己私欲,体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
8.26 寡思
寡思,纠不缠过去;寡思,不担忧未来;寡思,不过分敏感。
物来则顺应,事过则心宁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了做减法,把无关紧要的事情,从心中剔除出去。(做减法)
过分敏感的人,是需要几分“钝感力”的。(钝感力)
如此,才能让自己减少“内耗”,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敛于心,讷于言,敏于行。
勤则世上无难事,拖则易事也难成(勤)
人一拖就容易变懒,事一拖就容易变黄
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浪费一日,便少掉一日。(珍惜时间)
《沉思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做事不可迟缓,言谈不可杂乱,灵魂不可焦虑不安,生活才能平稳无忧。
8.23 压力
真正有害的,从来不是压力本身,而是我们认为 “压力有害” 的想法。
今后每当你感受到压力,试试 Kelly 教授的 “压力思维三步曲”:
第一步: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你感受到压力时,不逃避它,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观察自己面对压力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记录下来,慢慢你就能总结出自己和压力的相处规律。
第二步:欢迎压力。有压力,说明眼下你面对的事情和人,是你在意的,珍惜的,对你很有价值的。这不仅很正常,还是好事啊!研究表明,压力会促使我们人体分泌催产素,调动并增强我们的社交机能。同时我们加速跳动的心脏,也在往大脑和身体的各个角落输送养料和氧气。压力肯定不是来害你的,明明是来帮你的嘛。
第三步: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不要浪费时间去想,怎么才能缓解或消除压力,而是要思考:造成压力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怎样的努力才能直接作用于压力的导火索?
一步两步,两步三步;一次两次,两次三次…… 相信你会逐渐感受到压力的好处,更能培养出自己应对压力的策略。
既然压力本身不可避免,那不妨把每次和压力的相遇,都当作收获了一个利用压力的机会。
焦虑赋予我们的,是 “专注力”。
直面痛苦,才能拥抱幸福
能量的所谓正负,都取决于我们看待它、对待它的方式和态度。
8.21 共读
1.分解阅读章节(二人比较阅读)
2.轮流朗读示范
3.梳理阅读收获(导图、心得、摘录)
4.巩固阅读成果(.阅读论坛.开卷考试、个性化阅读朗诵)
认清自己
我到处寻找上帝,
但是我只找到了我自己。
那些认清自己的人并不需要上帝。
—— [丹麦]彭托皮丹《幸运儿彼尔》
8.20 慎独
学校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
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与自己相处)
我们是一个习惯群聚的社会。在行为举止上,我们喜欢热闹,享受呼朋唤友的快乐。
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从不在我们的学程设计里。(独思独处)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
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撷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
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至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则固为我一身一心之事,他人之于我,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励,示鉴戒而已。
“慎独”,其实就是在孤独的内在世界里审视自己在环境中的处境,剖析人我之间的关系,判别是非对错的细微之处。(审视 剖析 判别)
“慎独”是一种修炼,使人在群体的沉溺和喧闹中保持清醒。
8.5
只记人恩、不记人过。
路过生命的每一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
命运重锤一次次把我们击倒,可我们会再站起来,再出发,矢志不移地去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如林语堂的评价:
“苏轼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苏轼用后半生教会我们:日子的好坏不在于生活的环境,而在于你对生活的感受。(感受)
6.1 爱国
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可以看出屈原爱国忧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及其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千百年来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之中。
突破人性的瓶颈,活出智慧人生
点亮内心的灯塔,确立人生的方向
毛泽东说“风物长宜放眼量”,目光要放长远点,才不会为一时的得失而喜悲。
毛泽东在给柳亚子的诗里说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停止精神内耗的9个好习惯
知乎上有个问题:“一个人活得很累的根源是什么?”
高赞回答说:“不是能力问题,不是外貌问题,而是没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爱自己)
停止活在他人眼里
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生活说到底,是取悦自己的过程。(取悦自己)
停止后悔
一时的反思可以推动我们进步,长久的懊悔只会令我们步履维艰。(不后悔)
停止苛求完美
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圆满的事物好像有所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不完美)
停止陷入消极
有句话说:“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小问题造成了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又进一步放大了问题。最后一点小事,都变成了一场灾难。(积极)
停止设限
董卿有句话说的好:
“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新鲜,有活力的,拥有着无限的可能。”(前行)
停止反复犹豫
所谓三思后行,如果只停留在“三思”,所有美好的愿景都会沦为遗憾。(行)
停止自我攻击
人活在世上,最难也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和自己和解。(和解)
停止拖延
打败拖延也很简单,只需要记住两个字:行动。告别内耗,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