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状态就是思维和人生的一个侧面。写作是对大脑对所见、所做、所思、所想的一种表达。如果说写作的本质是表达,那么讲话也是一种独特的写作。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讲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敢于写作。当提笔写作,或者打开文档开始写作时,头脑空空,写下的句子词不达意、句不成段,段不成章,甚至被自己称为垃圾。这是否说明我们的写作就没有意义呢?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写不好呢?什么是写好呢?
学校写作有规则的五指山。在学校教育历程中,老师们要求我们写作, 会提出很多要求和规则。作文的辅导老师也会告诉学生这样写是好的,那样写是不好的。写作固然有规则,写好的规则要求则是更多。这些要求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讲,他们是很难达到这些规则和要求的。于是乎,每当拿到作文反馈,上面惨不忍睹的分数瞬间让学生丧失信心。很快,写作就被贴上了“最难做的事情”的标签。如果去小学、初中、高中测试在所有科目中, 哪些任务是最难的。估计作文应该高居榜首,作文变成了压迫学生的五指山。 当我们被有形的,无形的写作规则压垮时,很写出好的作品。写作训练的起点是兴趣,而不是写作的规则。
重构写作的起点。既然写作兴趣是最重要的,那么就先放下规则,从点燃写作激情开始。《写作的诞生》的作者布兰德在教授自己的写作经验中,提到一种写作方式,被我称之为“意识流写作”。她的建议是,每天早晨4点5分起床,不要读报纸,不要看手机,不要说话,不要看书,马上开始写作。可以规定一刻钟,也可以是3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让你的意识做主导,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得好坏不重要,有没有用也不重要。只要纯粹地写,信马由缰地写就好。训练几天后,可以拉长时间,直到你再也写不出来为止。当你写完后,不要去看自己写的东西,只看你写了多少字就好。等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看,也许你能发现很多亮点。
“意识流写作”是一种打破规则的写作, 是让你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写作。这样的写作只为点燃你的热情,激发你的欲望,给你一种“自己能写”的心理暗示。不把写作变成一种心理负担,一种痛苦,一种世间最难的事,那么人是愿意去做的。《掌控习惯》一书中告诉我们,行为必须是愉快的,而且是容易的,才能养成习惯。这一法则用在写作上,就要把写作变成快乐,变得容易,这样才能长期坚持。昨天晨起意识流写作30分钟,共写2100字;今天晨起意识流写作30分钟又写了2200多字。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在30分钟内些这么多字,从来没有想过在放松的环境中,自己竟然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写作的状态越轻松,越具有创造性。
“意识流写作”在打破心理枷锁后,你会自觉寻找写作规则。当你用意识流写作时,你的成就感让你喜欢上写作。这时,你就会主动找规则,因为你想把句子写好, 想把一段话写完整,想把一篇文章由条理化。我在简书上参与日更已经18天,刚开始写作时,还是蛮担心的。但是从开始学习意识流写作后,发现了写作并不困难,我在写专业的文章时,开始先用意识流写,然后再逐步梳理。这样写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还自觉应用写作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