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避免“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局面?

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平时和孩子相处母慈子孝,家庭一派和睦景象。但每次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变得格外紧张,网友戏言“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网友戏言的这种现象呢?


李玫瑾老师在《心理抚养》有个观点谈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我觉得很好地解释了家长辅导作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

首先,家庭是养育的场所,养之育需要家长在照顾、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培养情感,以浸润的方式告知或带领孩子学习如何做人做事。

换言之,家庭教育主要以培养情感为主,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

而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教之育是老师在规范的要求下,在一视同仁的背景下,以讲授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

当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家长的角色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父母亲,家长就会用老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教导孩子,家庭场所也变成了学校规范教育那种以讲授和练习为主的学习,家长辅导作业出现鸡飞狗跳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家庭养育中的“养”,更多的是抚养。

“抚”是一种动作,养孩子时伴随着这种养育的动作的,还有养育者所呈现的表情和随事而做出的反应即态度。这是一种生活性的自然示范。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其资格源于血缘,因血缘而对孩子产生责任感、爱、耐心和期待,并给予帮助。

父母的态度与言传身教的示范是养育的本质。

学校教育“教”的核心方式是借助人类特有的语言系统,通过声音与文字,进行感知的输入与记忆的存储,以联想、推理等方式让孩子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掌握更多的知识,知晓更多的人世间的道理。

“教”可以是教知识、科学、做人的道理等。

但是,所有的教育都不能替代或跨越注重情感抚养的养育。

如果没有来自心理抚养的情感作为基础,教育只能教术,不能教心。

长久以来,我们对学校教育寄予的期望太高太多,而家庭教育的功能及重要性却被严重低估。

作为家长,我们要看到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要知道“教育”不在宏大的口号里,而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儿童最重要的老师首先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育无论有多成功,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所以,解决家长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问题需要学校与家庭的相互合作,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推出普惠性的课后服务,学生可以在老师的耐心辅导下完成当天作业后再回家,相信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校教育定能产生1+1>2的成效。

最后,正如《人民日报》所言: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请所有家长记住——

为人父母的态度与言传身教的示范才是养育的本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