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如果不让他们多读多背,我们将愧对他们。
多给孩子们买书,常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是比请家庭教师更重要的智力投资。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一韵》中有这样两句话。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叶老讲的是,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一是引导,启发,二是讲解,三是示范,袁微子先生说示范就是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示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巨大的作用。良好的示范,如绘声绘色的朗读,娓娓动听的创造性复述,写得具体生动的下水文,端正秀丽的板书,作业批字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模仿的欲望。
反思:
读于老的书,会发现很多以前教学中的误区。比如课堂上都是抄中心,段意,从没进行过系统的语言训练。
学语文如攒钱,钱攒多了不愁花,语文知识积累多了,自然会有用武之地。
我自己现身说法,不敢以读书人自居,读过可怜的几本书,写时一些词莫名蹦出来,如果释义真不能完整的写出,但就知道这词用在这个地方合适,这是不是语感啊?
不是说词语释义完全不讲,但要灵活,我常叫学生背释义,孤立机械的背,背完即忘,依然不会运用。如果能在多次语境中见过同样的词,即使释义不完全明白,是不是也会用呢?
常做的三件事,写生字,抄段意,中心,做题,这与提高语文能力实在没多大帮助,读书和语言训练做的很少,学生怕做这类题,我也觉得这是临场发挥,没固定答案的题,只需考前嘱咐学生不许空下即可。殊不知,平时没有这样的训练,他们在考场上如何超常发挥?
多次朗读文本,找到切入点,然后读写结合,读写训练,这才是学习语文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