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学习的书终于回来了,可惜最想要学习的那本却没有回来。打开书学习了一会儿就想要去睡觉。现在的自己总是喜欢找理由和退路,没有一点的心劲了。做什么事总是想起来一阵就三分钟热度,很快就给自己的不上进和颓废找借口,然后就人云亦云的胡乱的过着。一天天的等着老去。我开始想念能够坚持有心劲的那个自己,那个有目标并且相信自己无所不能,怎样都不向现实低头的自己。
今天就在家里宅着,学了一会儿的历史,感觉真的很繁琐么,也不是很有兴趣。上学那会儿只对语数外感兴趣,对于负课总是很不上心,因为自己没有看过太多的书,理解力跟不上又讨厌死记硬背。不过上学那会儿对古代文学也不感兴趣,现在却有点喜欢了。我记得有天看过这样一句话“有一天你会因为你曾经排斥的东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力”。我感觉这句话说的很对呢,真的是这样。学习就像是饮食一样,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能太过随心所欲,不能太过任性。我也是在现在再去学习上学时学过的东西时才有此感悟。
没有什么特别好看的电影能够让我静下来去看,所以宅着也就无趣了。我便打开了我买来很久却不曾翻开的书《人生》。因为看过平凡的世界,我潜意识里认为人生不会有平凡的世界更精彩,可能只是里面的一些片段。
我还是一口气读完了250页左右的小说人生。我一遍读,一遍脑海里浮现出曾看过的电视剧《血色浪漫》《平凡的世界》等有关陕西生活的画面。我想起来那时候看电视剧的那种纠结难过和感叹。我喜欢里面真挚的爱情,还有信天游表达情感的方式。最后爱情被现实无情的打败总是让我感觉难过和遗憾。也许正是要告诉我们人生很多时候的选择,命运,并不是真正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更多是现实。活着就要从容的面对现实。不管现实给予我们怎样的打击和伤害,总是要调整心态去面对。
如若是在很久前,正值青春,我来读这本书,也许会感受颇深,现如今我却波澜不惊。仿佛自己已经经历过了人生的那个纠结的阶段,趋于平静和接受了。真正的人生是在青春年华里那种对命运的不甘心,不屈于现实的精神和状态。我的人生已经选择了向现实屈服过安逸的小生活,但我依然是不甘心的,我依然有着梦想和想要去奋斗。只是很多时候不够清醒,被现实无情的束缚着,看不清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慢了下来,没有了那股年轻的热情。我不想自己就这样颓废着,我想起了,有关年轻的这段话。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意识,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
年轻是一种心态,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而有些人到了80岁还在学习和折腾。很多事实证明折腾就是最好的证明你活着。生活不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诗和远方。
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充满着年轻的心态,不断的去发现创造和折腾,让生活充满着希望和激情。要让自己一直保持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