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读书,老师常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激励学生惜时如金。后探知出处,方知出自唐代诗人王白贞的《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由此,初识白鹿洞。
那年夏天,与友人从庐山下来,我提议要“顺路”去看看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一来是缘于我对书院的特殊偏好,二来是白鹿洞书院素有“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之美誉,着实吸引我“宁舍一顿饭”,也要去一趟白鹿洞书院。
从高速路下来,路标不明显,路况也一般。这样走了几百米远,车子一拐,眼前一亮,只见前方依山傍水顺势铺展开一片建筑,白鹿洞书院到了。
书院门脸不大,看起来素雅、质朴。走进去方知规模不小,占地面积据说有13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起,由先贤书院、礼圣殿、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延宾馆等五组建筑群落平行布局,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
漫步其中,你会为雄浑端庄的建筑和古人的构思精巧、做工精美而惊叹;你会为书院盛时竟有500之学子,煊赫一时,而今却鲜有游人光顾而惊讶;你更会为从唐代至今书院的历史钩沉而惊心动魄。千百年来,御书阁前相传是朱熹手植丹桂,花开花谢如常。瓣瓣花香随风飘落,如同字字蝇头小楷,一笔一划地记下“陵谷经几迁,此地依然为砥柱”的句子。是啊,战火焚毁了土木建筑,岁月蛀蚀了纸墨记录,但思想却是一代代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白鹿洞,追本溯源,后唐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有白鹿相伴,人称“白鹿先生”;“洞”指山谷间的一方坪地,因山峰环合似洞而得名。
至宋代,大儒朱熹在此为官,“观其四面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故竭力倡导,重建书院。亲任洞主,亲订洞规,亲身授课,答疑解惑。又因请得象山书院陆九渊讲学,开书院“讲会”制度之先河,盛极一时,闻名天下。
时至今日,朱熹的“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的读书方法,仍旧耐用、好用;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影响着后世几百年,而我们今天呼吁教育改革的“素质教育”,要找得不正是这个方向吗?
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沉重,游走其中,若联想到今天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高分低能”,心也沉重。
罢了。还是轻松一些吧。
书院在朱子祠的东厢设有碑廊,引人入胜。碑廊至今仍保存着百余块古碑,其中最为珍贵的当数署名紫霞真人书的《游白鹿洞歌》碑刻,堪称镇洞之宝。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我欲览秀色,一一青芙蓉。举手石扇开半掩,绿髻玉女如相逢。风雷隐隐万壑泻,凭涯倚树闻清钟。洞天之外百丈松,千株尽化为苍龙。驾苍龙,骑白鹿,泉堪饮,芝可服,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黄庭石上读。”
诗文华美大气,运笔龙飞凤舞,白鹿洞的幽美之境和作者的超脱之情跃然纸上,展示了高超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书法功底。由此引出的一段神奇传说,竟让史学家和文学家难以考证出自何人之手。虽然也有学者推证是明代状元罗洪先,但终未定论。时至今日,《游白鹿洞歌》依然披着神秘的面纱,如同《蒙娜丽莎》之谜一样,留给后人更多的探索动力和遐想空间。
出棂星门,贯道溪一路欢歌,石板路曲径通幽。
放眼远眺,泉石可人,烟霞友我,青山傍屋,绿树盈门。西北向不远,有一座掩映在绿荫丛中的石拱桥,这便是枕流桥了。很难想象,这座小桥从前竟是进出书院的正道。看来,我们今天是走了“后门”啊。枕流桥,因桥下溪中一块刻着“枕流”二字的卧石而得名,因《庐山恋》在此拍摄的电影桥断而扬名。站在桥上,忆起那惟美的画面,电影中在桥上挥手的“张瑜”与坐在石上读书的“郭凯敏”的一次纯情邂逅。
来白鹿洞书院,就一定要来“枕流石”上坐坐。嬉戏的,模仿一下电影中的经典;深刻的,找寻一下先贤大儒当年在此“傍百年树,读万卷书”的感受,“枕流洗耳,漱石砺齿”的境界。下得桥来,水很清很浅很急,迈上“枕流石”却不消两三步。盘膝端坐石上,眯起双眼,透过树影婆娑的点点阳光在水面上欢快地跳跃,溪流潺潺,雀鸟啾鸣,全身心不由自主地融入这山水之中,静静地进入“无妄”,到达“天人合一”。朱熹题礼圣殿的对联描述得真好,“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峰泉交映,知仁独得之天。”
是啊,宦海沉浮,商场搏杀,随着股市、期货、物价涨跌起伏而七上八下的心,总是没着没落的,不应该找一处平静的港湾做一次短暂的修整吗?就让贯道溪的清流洗去心灵的浮躁,让“枕流石”的厚德鼓起你的精气神吧。
源头活水,鹿洞书声。
来白鹿洞书院,不正是为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