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中部的某个省份的农村,二本院校毕业,现在南方某省会城市任高中老师,大学毕业后,班里考研的同学大都考入了985或者211硕士研究生。我记得一进大学,考研论就甚嚣尘上,读研真的能改变命运吗?我看未必,甚至你还要承担毕业后的失落感和大龄未婚的孤独感。
读研的都有哪些人?我们来分析一下,一种是热爱学术,追求更高的学术造诣,当然可能也有提高学历和文凭的成分在。那我觉得你是可以去读的,至少你是喜欢的,能够出成果,至少可以发几篇核心期刊论文,这些东西可以改变一些东西。
还有一种就是普遍迷失的三本,二本院校的学生,学校不知名,就业率不好,学校大力支持考研,经常请考取知名大学研究生的学姐和学长做讲座,谈经验。甚至有些高校,新生一入学就鼓励考研,我觉得真的是可笑,大学变成了另一所中学,为考研准备而已,怪不得办学质量差。谈何高质量就业?
当然无论哪一种,我觉得读研的成本都是很高的,甚至是残酷的,因为这几年你还要继续啃老,家庭条件好我觉得还无所谓,如果家庭条件不好,那你就是在年迈的父母肩上又加了一块石头。抛却你的名校虚荣心,你的一纸通知书,给你的家庭带不来任何实质的帮助,而你还要继续花钱,对,同龄人要准备买车买房结婚了!
我觉得第一种心态考研或者保研的同学我还是支持的,无论3年怎么过,毕竟是自己喜欢的,不出意外,还是有成果的。但第二种我觉得如果专业不是特别好,尤其是文科生,除了逃避就业,掩饰自己的无能外,还是算了吧!读研毕竟不是读大学,想好毕业后的路了吗?
我们继续聊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就业情况,当今的中国学历迅速贬值,但能力却迅速升值,有张证在中国已经行不通了,有关系的不读研,名校的本科毕业生也是以出国和就业为主。当你在得意了3年的学校混了张文凭出来以后,就业情况啪啪的打脸。好的单位和公司研究生招聘会看你的原始学历,不是211,985,你研究生就是北大也枉然,当然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他们也乐意接收。为什么?其实用人单位很清楚中国的研究生培养水平,尤其是实用性不强的文科,基本混学历而已。大家更看好你本科毕业的学校,那才是证明你实力的地方,你觉得很难接受?我可是某某大学的研究生啊!对不起,这就是现实。
工作过的人都很清楚,文科的硕士学历就是装点门面,论工作能力,不见得比本科生好,至于学校宣扬的读研改变命运更是无稽之谈!如果你本科学校一般,我觉得也没什么自卑的,踏踏实实把学习做好,拿拿奖学金,多读几本书,毕业后只要你专业性强,放心吧,你不会输给所谓的研究生,我记得自己毕业的时候,独自一人去南方的城市笔试,面试,照样和一群名校硕士一起工作。所以,我觉得大学应该是培养人的地方,而不是培养考研的培训机构,如果你出身农村,又是文科,并且家庭条件一般,我觉得找一个靠谱的工作,提高业务能力,比读研究生强多了!
3年混日子,3年工作经验,当你读研毕业找工作时,别人已经在单位独当一面,所以读大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自己,增加本领,认清现实,千万别听学校忽悠,鼓励考研的学校都是一般的学校,领导为了追求升学率,这个算就业率的,学校才不管你未来如何,家庭条件如何,你只是学生,学校声誉才是领导关心的。
最后总结一下,家庭条件好的,读或者不读都没有关系的,喜欢就好的。专业好的,我不敢置喙,毕竟理工科读研,专业好的,就业前景不错的。但文科生,你是否读研,就要考虑清楚了,你的投资是否有回报,你的家庭是否能支持你读下去,别把父母逼的太紧。人家父母都清闲了,他们还在辛苦赚钱供你寻找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或者是虚荣。
决定你的是你清晰的思路和业务能力,不是一张毕业证,人心叵测和盲目,莫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