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说过,不要拿你的爱好,去挑战人家的饭碗。
接触生涯教育以前的我,会想当然地把爱好当成兴趣。
那么什么是爱好呢?爱好是指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了。不夸张地讲,人的爱好几乎都源自娱乐或是消遣,所以在专业性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或是要求。
就我自己而言,写作是我的爱好,但不是我的饭碗。写了几百万字的我,乍一看好像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带来什么实际的影响。更不用说外在的报酬,截止目前我却又清晰地觉得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爱好,反过来却以另一种形式作用于我的工作。比如结构化答辩,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心里组织好语言。比如写作课,我讲得得心应手,因为我不仅讲结构,我还能现场完全无压力地写一篇范文。而这些都是写作这项爱好所馈赠于我的一项技能,即便它依然不是我的饭碗。
爱好和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很大吗?大,但没那么严重。
再来看兴趣,兴趣有别于爱好,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让人产生愉悦、亢奋、忘我和投入的心理状态。
这样看,写作既是我的爱好,又是我的兴趣所在。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记录于我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娱乐,在专注中,我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愉悦和满足。这也许就是我在教师这个行业中,热情不减反增的原因之一吧。因为所有幸福的、棘手的、尴尬的问题,在我这里都能得到反思。与此同时,因为大量的输出,又无形中促进了我的阅读。阅读加反思,又恰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霍兰德的核心观点就是:当你的兴趣类型与职业环境匹配时,你会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如果不匹配,则会感到拧巴、别扭、难受。在苏文平老师的课堂上,这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就是工作带给我们的满意度,职业的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否则会导致无法决策、不满意的决策和缺乏成就感,对现状不满意甚至对未来失去希望。
然而现实中做到兴趣和职业匹配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就是迫于生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缺乏工作的激情,更不用讲理想和情怀。因为只有对职业感兴趣,才有探索的热情。
读高中的时候,常听大人们讲,大学学什么和以后做什么关系不大。在苏文平老师的课堂上,也分享了相关的案例。比如因为兴趣从清华大学(直博生)退学,6月份高考,9月份进入自己感兴趣的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却在北京规划设计院做管理工作,而非建筑师。
作为旁观者没有资格去评判案例主人公的选择,谁又能否定两次高考不是主人公在个人兴趣方面的探索呢。
个人之见,人的兴趣和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天遗传、学习经验、家庭环境都影响着人的兴趣,注意此处的兴趣是不能等同于职业兴趣来理解的。
很庆幸在这次北大之行前,我做了功课。带着我浅薄的认知,带着我模糊的思考听课,虽然烧脑,但是很兴奋。
北大的朱红老师说,青少年的生涯教育是用铅笔写成的。北航的苏文平老师说,生涯发展是持续进行的,是人们毕生学习与成长的一部分。
我始终相信持续的学习,丰富地经历,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涯选择。兴趣不同,职业选择不同,甚至有没有兴趣对个体而言,看似无可厚非。
“价值观没有对错,但人的发展有格局之分。”朱红老师一句话醍醐灌顶。
初识,无知无畏。
浅学,谨言慎行。
愿景,渡己助人。
我仍有我,因为使命未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