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公元698年出生,757年被刺史杀害,在唐朝的时空飘摇了60年。

在成名成功的路上,他也曾努力奋进,然而却是几番颠沛 。尽管他情怀不改,信念不变,但未曾想落入歹人手里,在无望中离去。

然而他的故事留下来了,他的诗歌留下来了,顺着诗歌的情感脉络,我尝试着触摸他内心的深邃。

【1】2年时间很短,然而就是这2年奠定了一生的地位

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渴望寻得一方施展才华的舞台,他来到长安寻求发展机遇。然而满腔熊熊烈火,满身的才华无处着力。

恰在这个时候,朝廷改革兵制,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这是机会,也是一线希望。

王昌龄开始向大西北进发,这年他27岁,他开始漫游西北边关,寻求功名。

他远涉今天的玉门等地,深入部队,体察那些征战苦的将士,走近他们的内心,写尽了自古以来将士们未曾触及的柔若和心底的情愁。

他提笔写到: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琵琶弹响,尽管换了新曲调,但心里仍是告别亲人,思念家乡的揪心牵挂,情是旧的。可是这同样的愁绪听不尽,道不完。秋夜里,清冷的明月高悬,照着莽莽苍苍的长城。望着那秋凉的夜色,一股孤寂悲凉感油然而生。

边塞是苍凉的,但更是热血的,保家卫国的军人情怀始终不变,尽管战斗极其艰苦,战场残酷血腥,但铁骑长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依然在。

他提笔写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将士们坚守在广阔的边塞,牢牢守护着边关孤城,黄沙打磨着盔甲,然而将士们报国的热血未曾消减,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挥毫泼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秦汉以来,明月笼罩的边关,清照的万里长城,多少将士万里征程再也没有归还,埋葬在这孤寂的边关。多么渴望能有龙城飞将在,平凡的渴望,历朝历代的悲剧,每朝每代边关皆如此。

王昌龄在边塞游历两年,然而就是这两年奠定了他边塞诗人的地位,被称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2】而立之年始得功名

公元727年,王昌龄三十岁这年,他考中功名,中了进士及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只是成绩不是那么突出,不是前三名。他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个虚职,是掌校雠(chou)典籍,订正讹误。

王昌龄心不甘,7年后再次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唐开元年间始设,称"博学宏词",以考拔能文之士),并再次登第。这次给了个实职,只是远离京城,下放到基层了,再迁河南汜水县尉(负责一县的治安和抓捕盗贼的工作,级别在县令、县长之下)。

他求职路上的坎坷从此开始。

【3】人生从来少惆怅,桃花依旧笑春风

二次登第后官职仍旧未见升迁,仅被授予祀水尉。科场颇为得意,仕途却明显失意,王昌龄受到打击。在做了祀水尉五年后,即开元二十八年,他又被远贬荒僻的岭南,任江宁县丞(相当于县长助理)。748年在他51岁时,又由江宁丞贬为龙标尉。

他在《龙标野宴》中写到: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他依然充满信心,他心里的青山明月依旧在,还未曾空寂。

他在《送崔参军往龙溪》中写到: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面对秋凉的月色和孤冷的青山,他依然坚信会有春江潮涨的那一天。

有资料说:王昌龄对盛世的信仰,正是他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

《詹才子传》说他 “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当时宰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杜甫参加李林甫主持的高考,这次高考一个人也没有录取。想想当时的政治气氛。

他生性豪放不羁,刚直不阿,恃才自傲,多与官场恶俗不合。他一生:谤议沸腾,两窜避荒,却又孤寂恬淡,与物无伤。他自己说: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尽管仕途坎坷,但王昌龄很少抱怨,他没有指桑骂槐,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把满腔不满藏在诗歌中,以解心头只恨。

在王昌龄的诗歌中,你看不到他对某人、某事的悲愤和抱怨,所谓不护细行,只是文人酒后的豪爽洒脱罢了。

他一生写了三类诗,一是边塞诗,二是闺怨诗和宫词、三是送别诗。

王昌龄一生都在追求着、向往着美好,都在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信念坚定,诗歌里没有少郁郁寡欢,少有他自己,无恭维,无应酬,平静、坦然。

也许王昌龄的政治抱负除了偏差,他总想着在高位上谋求发展,他看不起那些低职位,从长安赴江宁任所,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销愁。到江宁后,又曾去太湖、浙江一带游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只想着施展才华,没有走好脚下的路。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一生创作将近200首诗作,留下来的有181首。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

王昌龄和李白、孟浩然是朋友,王之涣、高适也是他的朋友。他一生五湖四海,来去都是琴书一肩,他捡拾落叶枯枝回去当做饭的柴烧,快意简单。

他结交很广,他把自己忠贞深沉的友情,献给了那些正直的知心朋友。他的送别诗,不落窠臼,不同凡响。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歌言志,诗歌抒情怀,袒露内心,每当和朋友离别,总是不舍,何日君再来,总是深情厚谊。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59岁的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中,经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近代诗人学者闻一多:王昌龄为盛唐诗坛“个性最为显著”的两个作家之一(另一个是孟浩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