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俞敏洪老师喜欢运动、旅游、读书,一件小事情上可以领悟出不少道理,对他的人生感悟、企业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他有一本书《行走的人生》就是讲的旅游中的点滴小事的思考。向俞老师多多学习。
我也比较喜欢在散步的时候,想些事情。这个时候思路比较清晰,可能与这个时候大脑是放松的有关系吧。
今天想到一个问题:生活中,总是喜欢做简单的、容易做的事,回避做有难度的事情。
比如写文章这事:好的方章,自已有提升,又能对别人有些许帮助。但我不会写文章,还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做积累,这事有难度,做起来真不容易,挺不想做的。
避重就轻,这样好吗?
(2)
想想这样其实挺不好的。
有的人刚工作时培养了一个工作技能,这个技能就能满足以后的工作需求,也没有动力继续提升。而若干年后,因为满足不了岗位上的变化而被淘汰了。
有的人怕挑战性的东西,一直重复做着同样的工作,久而久之,身心也麻木了,也不想着要变化、要往上进步,想着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年纪轻轻的,就在等着退休了。
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这也是人的一种惰性,避重就轻的心理。能偷懒的事,都想偷偷懒。而有的事情,是偷不得懒的。
人的大脑是要用起来的,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如果不用思考就能做到的事情,久而久之,脑子就顿了,甚至是麻木了。
但如果持续性地思考,做有难度和有高度的事情,脑子就会越用越活,越用越灵,思路也会跟着拓宽。
(3)
有难度的事情偏要做,没有难度的事不做,这样才能学习和进步。
把困难的事情做成了,本身能力提高了,没准思路和格局也变了,机会更多了。打个小比方,我们锻炼身体,有人会想呆在家看电视、玩游戏多舒服啊,这还搞得第二天腰酸背痛,锻炼时也挺累不舒服。但是当你坚持下来并形成习惯,首先瘦下去了,精力更充沛了,身体更好了,获得成就感了,还会因为塑形而更自信,不仅吸引异性注意,而且更善于交际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
不然原地踏步,没有成长。时间一长,就麻木了,也没有前进的动力了。
换个角度想这个事情,如果这个事没有难度,能不能交给别人做呢!而我们去做有创造性的、可以产生价值和财富的事情。
因为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如果可以花钱去买别人的时间替我们办事情,岂不更好。而我们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那些企业家们,不正是花钱买别人的时间,为自已创造更多的财富嘛 。
(4)
进一步说,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碰到或多或少的机会。
如果抓住了,你就是人上人;而抓不住的人,就只会怨天尤人。
机遇擦肩而过,而不自知。多可惜啊。
那怎么才能更好地抓住这些机会呢?至少大大提高抓住这些机会的概率。
我想:多做有难度、有高度的事情很重要,机会往往从这些事情中获取。
(5)
如果勇于挑战有难度的事情,不轻言放弃。这样的人是不是更有毅力,更容易成功呢。
很多成功者,不正是不断从失败中爬起来,总结失败经验才取得后来的成功的嘛。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支持啊。
最近刷屏的王兴,渡劫15年,从24岁到39岁,实现了美团的上市,可谓功成名就。但又有多少人知识,在此之前王兴经历过多少失败呢?校内网、饭否的失败,并没有击垮他,而是让他积累了经验,越挫越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如果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培养勇于挑战的能力,肯定更有利于我们的斗志和毅力。
做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做个积极进取的人,做个可以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一点小思考,与大家分享。
微信公众号:zhizhuo_wx。关注阅读、成长、知识变现、理财,分享所学所感所获。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