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价格歧视

每年的双十一是所有网购用户的狂欢节,可是每一次大家决定消费时,总是会被平台的复杂规划所迷惑,什么抢红包,什么积分预售,为什么双11咱们就不能开心地、畅快地享受优惠,而非得制定复杂、让人看都看不懂的活动规则呢?这是因为,不用群体的用户,消费水平不同,卖家们总是想着尽可能的赚了到所有用户群体的钱包,从而使得产品利润最大化。

到美团购物,刚注册的新用户第一次下单可以享受到很优惠的减免价,而如果是多次使用美团的老客户,只能算着各种包装费,各种满减优惠后的价格再决定要不要购买。如下图中,商家搞的各种优惠活动,让想低价购买的顾客,可以通过种种方式,降低成交价格,为鼓励更多消费,设置了多个不同档次的优惠。若是能满足更多用户,就能实现两头都挣的目的。

去KFC消费,同一产品,若是我们手持优惠券,购买价比正常售价要低一些,若直接购买,则按实际价格进行。仔细想想,优惠规则定得复杂一些,顺便限制一下购买数量和购买时间,就可以让尝鲜性用户或想享受优惠的用户入店购买,而不愿意费功夫收集优惠券的人,乖乖按原价购买。

把相同的商品卖出不同的价格,经济学上把它叫作: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差别定价。

价格歧视是企业的一种商业策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根据定价差别的程度,价格歧视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完全根据消费者的最高承受价格定价,千人千价。”

航空公司会根据旅客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歧视。比如早订票就可以打折,晚订票价格就高,订全票可以免费退改,打折票要收改签费。

图片的平装版和精装版,其实成本差别非常小,但定价差别就就很大,这也是一种“价格歧视”策略。

我想说:价格歧视只是一种商业策略,是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合理定价行为,对不同用户定价不同,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不能以牺牲用户知情权为前提。作为买家来说,理性消费,拒绝冲动剁手行为,是必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五月算是人间好时节,假若无闲事挂在心头。 痛痛快快又不咸不淡地生活着,欢笑与失望并行,记忆里被塞上窗前明月光的明亮...
    _白棠阅读 339评论 0 0
  • 时至今日,谁还小看APP,无疑要落后于时代了。当年,李彦宏面对移动互联网浪潮说了五个字:旧瓶装新酒。后来,百度用了...
    元茜姑娘阅读 1,702评论 2 35
  • 今天早上看了篇关于音乐的文章,选了里面的一个图片换了微信头像,把原来那小狐狸Nike换掉了,立即收到朋友留言“你终...
    水木风歌阅读 520评论 0 3
  • 前言 在项目中,屏幕适配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个屏幕上需要一堆各种各样的图片布局的时候着实得费点功夫,...
    MrFire_阅读 1,110评论 2 14
  •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7.8.20桂男分享连接真我指导灵与天使: 一.奇迹: 1.我今天非常开心,一醒来就先跳...
    林桂男阅读 1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