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抽空重读了龙应台的“目送”。同样的文字,二十年后重读,不同的感受。
大学那会儿,以为自己能够了解那种“岁月催人老”的无奈与接受,其实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所描述的情境;现在重新看,这些朴素的话语在脑海中幻化为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再浮现于眼前,个中滋味,百转千回......。毕竟,“衰老迟缓”,已不是想象出来的事情,而是活生生发生在眼前。
曾几何时,年青时笑声爽朗的母亲,说起话来,已是慢声细语,甚至多说几句都能感觉到些许气短。年轻时操持家务、忙于教学的利索劲儿,不知何时悄然消退。轻快,已在不经意间,于指缝间滑走,而今起身竟也需要用手扶撑。初初行走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迟缓,散步得多些时间,才又灵活起来。热情的眼神,需要在聊得兴奋时,才又重现光芒。岁月无情,不知不觉,带走了曾经的活力热情......。
或许因为兄妹几人都很独立,大学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外地求生。原本五口之家热闹繁琐的生活陡然消退,父母的生活自我们毕业后就十分平淡,除了闲不下来而发挥余热的几年返聘外,旅行游玩外加在三个子女间穿梭小住,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着实没有太多可以操心的事儿。母亲退休后,也因为年轻时的辛劳,而抱着“休息享福”的心态。近些年,随着体力减弱,母亲开始陷于从前的“没有”/“不能”。
那个时代,家家都在为温饱而活。说真的,我极度佩服外公外婆的开明,没念多少书的他们,竟然可以不囿于性别,饿着肚子坚持供完一个女娃上学。这种朴素的生活智慧,与他们的同龄人相比,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超前。我从那些念书不多的长者身上,时常能看到类似的“质朴”理念与为人“清明”,这才领会到儿时课本中那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真实意味儿。
母亲十分感念父母兄长能在极度困难中,供出她一个女性大学生。可惜的是,而今的“拳拳之心”无以为报,因为大多已成故人。我时常听母亲念叨起外婆当年对她地叮咛,“永香,你要留钱养家”,意思是“你小孩多,不用贴补娘家”。自然,这成为母亲的心结,她为年轻时没能为父母多做些什么而懊恼,“年轻时囧于小家操持,未能在外公外婆在世期间,让他们多享点福”。每每提及此事,她的眼眶就会发红,正如写着这些文字落泪的我。
这会不会是与母亲同年龄段的一代人,共有的遗憾呢?我问自己......,这其实会是一种“无明”嘛?这种对至亲的强烈思念,对无法挽回、没有重来一次机会事件的深深懊悔......。
理性地去想,再现从前那个物资极度匮乏时代,绝大多数年轻人恐怕都会想,“等我熬过这段,然后就接二老怎样怎样?” 然而,造化弄人,等一切开始有些眉目,伊人早已驾鹤西去。
每个人都会有老态龙钟的一天,回顾一生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遗憾会否演进为“无明”,无外乎两种:其一,明知不可重来之事的牵挂/执着;其二,不知何故/下意识的过度反应。细心推敲,“无明”与否,取决于“度”,一旦过度(即超过正常的平均程度),我们就要去检视:其底层是否存在某种假设/信念/视角/刻板印象,在驱动这种无意识/下意识的“反应”(习性)。
母亲对外公外婆的这种思念,我无力改变历史,但却可以转化为展望未来的切实行动,譬如资助能考上大学孩子的学费、多照顾一下母亲的同辈舅舅或她感念的人。写下来这段给母亲看,算是一种口头劝慰后的正式书面承诺。希望我年老的时候,回忆起这段时光,不会有母亲同样的遗憾。老妈,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也不让做女儿的我留遗憾嘛?
相信仙逝的外公外婆,也能感受到你浓浓的爱与思念,他们一定也不希望看到他们的爱女,为不可改变之事如此伤心。
衷心希望母亲能了然,“辨识、接受、转化” (recognize/accept/transform),早日跳出这个圈子。
爱你,我的母亲。
p.s. 这篇随笔,是用手机写于返程高铁上,因为刚给母亲过完73岁生日,有感而发,几乎一气呵成,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