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写一封信给身边每一位关心我成长的长辈们,解开你们对我、对我们这代人的一些误解。
长辈们都在鼓励和督促我考编或者考公,我内心深知这是一条必然的路,因为一个手中没有实用技能的普通大学生,不懂创业也没有家业可以继承,没有哪个企业会留你打一辈子工,而考公务员和教师,既是对自己的保障,也算是没有浪费社会的教育资源。我感恩长辈们的关心,你们都是我最亲,对我最好的人,给我的建议也十分中肯,每一句我都记在了脑子里。
但是从去年到现在却一直没有行动,我也一直没有想通到底是因为什么,问我为什么现在不考 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单纯觉得时机未到。
直到刚刚和学长聊天,他问我你没有想过再考研吗?我才突然被点醒,过去那一年心心念念的湖师大始终还是一个没能解开的心结。
我想我还是要考研,不过肯定不是今年,也可能不是明年,我要先把第一次考研失败后给自己定的经济目标完成,然后才是考研,读完研再考编,这条路会越走越陡峭,但是我也清楚地看到在之前的路没有走稳的情况下,往后还不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让自己沉下心,会要多走很多弯路。
一点一点,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走,这样子的人生才是我最想要的。
而不是内心毫无目标地去跟风考个公务员,不管考不考得上,途中和所谓合适的人结婚生子,此后的人生就是围绕子女而转,肩上扛起一座大山。
这样容易失去自我,尤其是女孩子。
也许很多人乐于拥有这样的人生,安稳又满足,但这一定不是我想要的。我也贪图安逸,也特别爱玩,但我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只有在为了一个目标而拼尽全力的时候才是最满足的。就像大学四年我最觉得幸福的的始终是为了发一篇稿子熬的无数个通宵,为了每一次考试和自己较劲的样子,那些安逸清闲的日子留下的就只有悔恨,常常会后悔那个不懂事的年纪从来没有认真地学习过我的专业,做出一点成绩来。
“我们九零后是最幸福的一代。”这句话在我的演讲稿里从小学写到大学,我们每一代人成长的社会经济环境都截然不同,换位思考,我也确实不能完全接受你们那一代人的全部观念,因此我从来没有去说服长辈们接受我们这代人的任何一个极端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
但是时代是实实在在地在不停变换呀,就像你们会觉得古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裹足、纳妾的思想行为不可理喻,如今社会的主流也早已更新换代。
网络新媒体已经在取代传统的纸质媒体,5g马上会取代4g……其实这些新兴的事物你们都能很快地去接受和适应,但是多年以后,国家会允许同性婚姻,这却是你们还无法接受的事情。
但就算不能接受我们这代人新兴的思想,那长辈们能不能尝试着观望一下,像理解智能手机的出现一样去理解我们这一代人呢?也许你会发现,呀?她这样做好像也还不错的样子。
80后的人生轨迹基本已经定性,00后还没有长成大人,而90后这一代真的是一群特别努力又特别有自己想法的人,都在铆足了劲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尤其是95后这一批正好处在学校与社会的交接点的人,真的不是长辈们眼中既吃不了苦又懒惰还不通人情世故的样子,之所以会被你们看成这样,是因为在家里我们都还是孩子,是自己最放松的状态,我们还不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快的老去,希望你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像小时候一样指点我们的行为,被我们所依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真的还是那个被关在象牙塔里什么都不懂的青涩少年。
我们进入大学开始学的第一个道理就是遇到任何事情,首先是自己解决,然后是找朋友,再是找老师,最后才是找父母……
你们没有见过我们熬通宵改稿子、剪视频时执着的眼神,没有见过我们在舞蹈房、实验室留下的汗水,更没有见过我们因为事情没有做好被前辈批评指责流下的眼泪……经过大学这个“小型社会”几年的磨炼,我们在一个个没有你们陪伴的情况下经历各种场合,和不同的人交涉,我们开始慢慢磨平棱角,学会适当隐忍,适应起初并不认可的社会规则,唯一不改变的是我们追求的初心和对待这个世界的善良。
所以不管我自己现在在做什么,也许偶尔也会迷茫,但我脑袋里始终都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我知道我自己要什么,这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不是吗?总是换工作看起来的确很不靠谱,但是是因为不满足于现状,而不是因为吃不了苦。也许我不如很多人优秀,但我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知道我的妈妈是个特别现实主义的人,一定会笑话我这些说法太理想主义太可笑,但我也知道我亲爱的妈妈一定会很无奈地理解我,而我亲爱的爸爸一定会举双手双脚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