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执鞭之士:根据周礼,有两种人执鞭,一种是拿着皮鞭为大官开路的差役;一种是市场的守门人,手执皮鞭来维持秩序,防范不法分子。本章讲的是求财,市场是财富所集散之处,因此此处译为“市场门卒”。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在市场做守门人,我也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追求我所爱好的理想去干事。”
【感悟】
一、天下事有可为,也有不可为
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做人原则的关系问题。天下事有可为,也有不可为,有的应该做,有的不应该做,这中间有“底线”,即要符合于“正道”。求取财富的结果,若是不能达成自己造福于人的理想,人岂不成了赚钱的工具,还有什么价值呢?这是孔子的底线。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背叛理想去追求荣华富贵。这与【4.5】、【7.16】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二、孔子的爱好是什么
孔子的最大爱好就是学习。孔子的学习方向非常明确,就是增长自己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这一大同世界的智慧和经验,增加“共感”的能量,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孔子非常喜欢礼乐,他听《韶乐》曾经三月不知肉味(【7.14】),常常沉浸在音乐与大自然之中,使精神自由驰骋。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会给自己的精神套上几道“加锁”,反而让良心不安。还不如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享受那种问心无愧的惬意。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做人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走,甚至宁愿“过把瘾就死”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告诫,人生真是需要好好修行、积福的。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