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代洪
前不久,看过一篇小说,题为《倾诉时代》。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一个主持情感专版的女编辑,常收到大量的读者或作者来信。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错综复杂的线路,向女编辑倾诉形形色色的情感故事。女编辑原本是个很善于倾听的人,然而,当人们不断地向她倾吐心事,当她的耳朵里灌满别人的故事,当她的生活和工作被各种各样的倾诉撕成零星的碎片时,女编辑也终于承受不住那份重负和窒息。于是她也时常在城市的街道上游荡着,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人心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它有时大得能包容万物,有时又小得藏不住半点心事。很早以前,我就熟知一个民间故事。据说是在清代,有个年轻的樵夫,一次康熙帝微服私访路过他们村庄,樵夫的老父拿出拌着糠的食物招待这位又饥又渴的来人,那皇帝老儿竟吃得分外香甜。樵夫后来认出这位真龙天子,而贵为天子者竟吃了民间的米糠,这件事令樵夫忍俊不禁,却又不敢说破,否则便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然而这秘密实在太大了,不说出来樵夫心里就太难受了,于是他独自跑到了山里,四顾无人,便对着一棵老树高声说:我知道一个秘密,康熙吃糠!康熙吃糠!且不论故事的真伪与否,但它足以表明人类倾诉的欲望是何等的强烈。
古人如此,今人自不必说。尤其是钢筋水泥森林的现代都市人,环境危机、厄尔尼诺现象、太阳系几大行星呈十字架排列、金融动荡、台风和洪水……层层不安的阴云笼罩着心事重重的人们。当官的怕下课,老百姓怕下岗,生意人怕翻船,炒股者怕套牢,而对于大多数都市人来说,还有一层普遍的忧虑,便是怕把握不住现代的爱情和婚姻。
医学上有一种病叫住胆结石或肠结石,大概就是人们通过饮食而进入体内的一些物质没有被人体吸收,也没能及时排出体外,在那里固化成硬物。现代都市人普遍有一种类似的心病,姑且称之为“心灵结石”。郁积了太多的心事,太多的烦恼,又不得解脱,终日被其困扰,日久天长,便在心里存下了一个个记忆的硬块,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石子,这样的石子存在心里,一枚又一枚,一日多似一日,心自然就不堪重负了。
于是,人们就强烈地渴求倾诉,向家人、向同事、向朋友、向并不认识的陌生路人,甚至向着一棵没有心事的树或是一片茫无际涯的原野。更有许多都市人,在霓虹阑珊的午夜,蜷伏在都市一隅,一遍遍地拨打形形色色的“都市热线”。就象蓄势已久的水堤,需要常常提闸泄洪一样,或许,倾诉真是被多重忧虑压抑的现代人的一项基本需求。
不能否认,倾诉对一个人来说也许真的很有用,它说不定就能使一个人的生活从此纳入正常的轨道,甚至发生戏剧性的逆转。如此,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倾诉的机会,只是在而今繁嚣的尘世间,那种肯真正静下来,有耐心、同情心和自我稳定能力的倾听者,的确是太难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