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名闻天下,除了十三朝故都112位帝王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盗墓神器-洛阳铲了。为什么此铲发明于斯以洛阳命名?古迹多盗墓贼多罢了。所以洛阳博物馆也多。
于考古学术本来就没有多大兴趣,且老母亲找人替我算命说“福大命薄”,命少去阴寒的地方。去了天子六驾博物馆,八点半才开门,且在地下,干脆拍张照片后乘公交77路去洛阳博物馆;到了后又要等到九点,于是拍照后打车去白马寺和神州牡丹园,这次就是冲这两个地方来的。
到了神州牡丹园附近,找个下车的地方都不容易,可见游人之众。入园一转,名不虚传,国色天香,争奇斗艳。而且保护的很好,昨天去隋唐植物园看到是残花,今日神州看盛华,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心情。
游人拥挤,人头攒动,男女老少,其乐融融。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妇女头戴牡丹花,摆出各种姿势照相,成为园中一景。越是抓不住的越是想抓住,大概是人之常情吧。
在廊下休息时,一位老年人请我解读书画作品。五言七言都分不清,可见学历不高。但是他听我念了一遍后却掏出一个本子,逐字逐句地抄录下来。可见,对文化和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
白马寺。天下寺庙名头最高的就是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
入口处砖拱门的砖上,尚能辨别制砖工匠的姓名。寺内建筑象惯常庙宇一样,进了山门依次是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藏书楼,钟鼓楼也按晨钟暮鼓的顺序排列。柏木森森,不同的是两侧种植了牡丹。
寺院西北角有一排低矮的房子,大概是一些居士们整修后成了一个茶舍。管理员大姐一脸慈祥和善。茶有生普、熟普和花茶,是免费供应的,不过要求止语,不能吃东西。角落的书橱里摆放了佛教书籍,人们可以一边喝茶休憩,一边翻翻经书。在喧嚣中开辟出这样一块净地,让心灵沉寂一下,真的很有必要。这些信众们捐印的图书可以任意带走。我们党的宣传材料却需要组织或者个人购买。
寺院西边是泰国、缅甸、印度佛殿景区,是中外佛教交流的结果,不是当地政府出资建设的,所以是原汁原味的异国风情。参观时就听身旁的一游客说:“来,赶紧给我拍几张照片,他们还以为我到泰国了呢!”
来到洛阳谈到吃,就不能不提洛阳水席。除了白马寺打车,司机是个饶舌的小伙子,没上过几年学,车牌上的“皖、赣”都分辨不出是哪个省。虽然我坐在车上,看到路旁等车的女人还都停下来,问“美女,到哪儿?”好在人还实诚,直接把我送到了真不同,告诉我一个人点餐不好点,一菜一汤一主食就可以了。我进店后找到一张只有母子两个的桌子拼桌,点了洛阳海参、洛阳烩菜和开封蒸包。菜非常合乎我的口味,汤汤水水,热热呼呼,吃饱了菜汤还是热的。不说了,上图。
饭后,乘坐41路公交去火车站,结束洛阳行程。(201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