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28岁的张籍进京赶考荣登进士。
当时在唐朝,即便考中进士,如果没有结交权贵还是很难授予官职。这一点在李白拜谒贺知章,白居易拜访顾况可略见一斑。
张籍“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最终在铨选考核时落榜,他心灰意冷归乡隐居。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破洛阳直逼长安,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仓皇逃亡蜀地避乱。张籍为了躲避战乱,也只好乘船来到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
那是初秋的一个晚上,张籍流落寄居在一艘乌篷船上。当时夜色很美,祥和宁静、月光如银,一下子抚慰了这个漂泊失意的游子之心。
忽然间远处传来的寒山寺的钟声,惊扰了他片刻的宁静。孤寂而辽远的钟声,顿时让张继想起了自己的失意,以及国家凋敝的景象,随后愁绪满怀地吟出了那首闻名千古的佳作: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一经问世就广为传颂。那字里行间的孤寂、落寞、清幽,和辽远、清新、和谐让多少文人为之神往。还有那不经意间的愁情,写尽了一个文人的所有情怀。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精巧而细腻地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大境天成。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营造出一种意韵浓郁而失意多愁的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以空灵旷远的意境,予以诗词更多美感和遐思。
张籍所选景物都特色鲜明,独具诗意。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和岸上,景物的搭配与此刻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悠然而出。
在盛唐诸多诗作中不乏精品,但张籍的《枫桥夜泊》绝对可以跻身优秀之列。在明代学者高棅的《唐诗品汇》中,将其列为“接武”一级中。
张籍传世之作不多,约有40余篇,但一首《枫桥夜泊》足以让其成名,此后历代诗选都收录了此诗。清朝编撰的《唐诗三百首》,将其入选为三百名篇之一,更加传诵于众了。
早在盛唐时,大唐周边的很多国家都曾纷纷派出大量的遣唐使,来学习唐朝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日本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日本僧人阿倍仲麻吕,更是带回了很多唐诗文化。
文献记载,当时日本学习唐诗的风气非常浓厚,张继的经典之作《枫桥夜泊》,更是出现在了日本小学生的教材之中,由此至今日本上到耄耋下至3岁孩童,都能背诵这首诗。
其实这还不算。日本对《枫桥夜泊》诗作的喜爱和对诗作中意境的钟情远不止于此。尤其是“寒山寺”,早已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文化圣地。
1929年,日本还曾将“寒山寺”这一意境之物,真真实实地呈现了出来。
他们在青梅山外建造了一座寺庙,名曰寒山寺,布局和风格都按照苏州寒山寺1:1复刻,更于寺旁立下石碑一座,上刻《枫桥夜泊》全诗,还有钟楼一座,名曰“夜半钟声”,更在河流之上建有“枫桥”一座!
清朝学者俞樾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写道:“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
由此可见,在清朝的时候,张籍的《枫桥夜泊》在日本已经家喻户晓了。上到日本首相,下到市井小民,都能够熟读并背诵。
由不得,2006年,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来到苏州,曾兴奋地说:“苏州和苏州的寒山寺是我向往的地方”。
另外,在清人程德全的《重修寒山寺碑记》中也记载道:苏之有寺,是见于张懿孙《枫桥夜泊》一诗。是诗也,神韵天成,足为吴山生色。
由此可见国人对《枫桥夜泊》之作的赞誉也是极高的。张籍的一首诗作,不仅让寒山寺名满天下,更成为文人向往的文化符号。
读者们,关于“张籍的《枫桥夜泊》”,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