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给你讲一个关于运动的故事,它颠覆了我对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的想法。
我怀着感恩、庆幸且迫切的心情将它分享给你。
故事的主人公劳勒是美国一所学校的体育老师,以及内珀维尔203学区的体育教学协调员。曾经他还是一名棒球运动员。
因此他深知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也有能力来推动一些变化。
他发现周围的事情不太对劲,孩子们在体育课上懒得跑、懒得动,体质变差,肥胖率也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了糟糕的30%。
不仅如此,由于当时美国在推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很多公立学校都在悄悄缩减体育课的课时——显然,他们认为多上文化课就能让孩子的成绩提升。学生们每天耗费在电子设备前的时间却高达5.5小时。
劳勒认为他必须做点什么了。
他首先在自己任教的麦迪逊中学推行了零点体育课项目。
报名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将在每天的第一节文化课之前都上一节体育课。
零点体育课设置的运动强度也要比其他体育课要高很多。
而最重要的是,决定学生体育课成绩的不是他们跑步速度、距离等技能指标,而是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相关的——心率。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运动神器——心率监测仪。在运动开始时打开,在运动结束时关闭。老师参考运动期间的心率来评估成绩。零点体育课要求学生的心率要保持在其最大心率的80%到90%之间。
米歇尔的1600米跑的成绩是10分12秒,她几乎是最后一个到达的。然而她的本次测评成绩却拿到了A。因为根据她的心率监测仪,她10分12秒的平均心跳为191次/分钟,即使是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来说,这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老师认为她相当努力,肯定了她的表现。
在劳勒的零点体育课上,学生不必像一个运动员那样出色。但每个人都会像米歇尔一样努力。
劳勒明白,速度快和身体健康之间并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因此他的体育课的重点是强健心血管功能。
这一评分标准的变化,使得每一个孩子的运动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没有一个孩子会担心因为自己跑步慢、跳的低而不及格,甚至遭到嘲笑——而这在过去让很多身体素质差和肥胖的孩子对体育课心生胆怯和抗拒。他们本就是最应该从体育运动中受益的人。
“我们过去常常做引体向上,”劳勒的搭档保罗用带着近似反感的口吻回忆说,“我估计,我们的男孩子中约65%可能做不了引体向上。在以往的体育课上,这样就会得到不及格的分数。”
很快,零点体育课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学生们感到体能改善、精神充足、信心满满。
但效果远不止于此。经过评估,才经过半个学期,参加零点体育课的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就提高了17%。 而与其他学生相比相比,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要高出10.7%。
学校管理层对这一结果大为震撼。他们很快在全校都推行了零点体育课。进而整个内珀维尔203学区都行动了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这里,老师们会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监测及保持自身的健康和强健体能。
保罗告诉人们:“我的责任是让学生知道保持健康所必备的所有知识。如果你能够使学生们了解它,而且告诉他们其中的益处,那才是一次彻底的变革。"
为了让学生在运动中更加积极和快乐,内珀维尔203学区给学生准备了长达18项的运动清单。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参加。这当中既有皮划艇、跳舞、攀岩等特色和趣味项目,也有排球、篮球等传统项目。
学生们在了解他们身体如何运作的同时,培养了健康的习惯、健康的技能和兴趣爱好。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将学习如何给自己制定健身计划。
学生们每年都要完成一次体能评估,并据此不断改进自己的健身计划直到中学毕业。
到那时,他们会得到一份14页的健康评估报告。
这份评估报告综合考虑了他们的体能得分、血压、胆固醇等指标,以及生活方式和家族史,预测了疾病的罹患风险,同时提出了预防措施。
这真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宝贵的评估报告。是内珀维尔学区送给学生们最好的毕业礼物。
我们再来看看内珀维尔学区孩子们文化课上的表现吧。
1999年,5.9万名美国学生和来自其他37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万名学生参加了TIMSS测试。
TIMSS是为了比较世界各国学生在科学和数学这两个重点学科领域的知识水平而设计的一种测试。
当时,在一些亚洲国家,将近50%的学生的TIMSS分数能达到顶级水平,而美国却只有7%的学生达到这个水平。
而内珀维尔203学区97%的八年级学生参加了这次考试。考试的结果再次震惊了全美。
在全部的38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学生科学测试部分的成绩排名第18位,数学测试部分的成绩排名第19位。均属于中等位置。这让美国的教育工作者们有些沮丧。
然而内珀维尔203学区的成绩大大振奋了他们的精神。
内珀维尔203学区获得了科学测试的世界第一。数学测试部分的成绩排名第六,仅次于亚洲天团(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日本)。
很快,一所致力于推广内珀维尔式的体育教育的公益组织——PE4Life成立了。
这个组织聘请劳勒向其他教师传授“健身非竞技运动”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希望通过这一努力让下一代美国人更健康、更幸福,更聪明。
于是,更多的美好故事在不同的地方发生了。
一位名叫蒂姆·麦考德(Tim McCord)的体育教育协调员,在结束培训回到家乡后,几乎是一夜间让泰特斯维尔的体育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蒂姆的建议下,泰特斯维尔在两所中学里成立了健身中心,购买了心率监测仪,并且在当地医院的资助下购买了三项体能诊断设备。
泰特斯维尔重新调整了课表时间,增加了10分钟体育锻炼的时间,缩减了文化课的时间。
“我们这样做并没有花一分钱。”麦考德说道,“却能够让‘不让任何儿童掉队’运动向前推进一大步。”
以往,泰特斯维尔学区的学生的阅读和数学的标准化考试分数均低于州平均分,而自从2000年这个项目开始以来,他们的阅读成绩比州平均分高出17%,数学则高出18%。
泰特斯维尔学区的老师们还发现从2000年开始,550名初中生就没有打过架。
还有一位叫做杰西的女生介绍自己的经验时说,每当她感到有压力时,都会和室友到宿舍楼顶跑几圈。这是她从内珀维尔学到的一招——让大脑做运动。她说:“知道自己在陷入困境时有某种东西可以依靠,绝对能让人松口气!”
还有一项喜人的统计结果,经常锻炼的学生可能会具备成年人一样的自控力。
要知道,作为掌管自控力区域——前额叶皮质是人类大脑发育成熟最迟的区域,一般25岁左右才发育成熟。
换句话说,经常锻炼的孩子的自控力很好,甚至能达到25岁成人的水平。
这些鲜活的事例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益处。
让我惊喜,让我期待。
我看到了,不需要增加教育经费,就能大大改善学生身体素质乃至全民身体素质的方法。
我看到了,不需要拼命内卷、甚至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就能获得学习成绩大幅提升的好方法。
我看到了,普通家庭也能够做到的,让他们的孩子不仅能够收获健康改善,还能获取成绩提升的可行方法。
这也让我更加期待能够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理念,带给自己和家人美好和健康。
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们,他们可以把变化带到每一所学校和他们的学生。
最近我在学习精力管理。于是我去看了樊登老师推荐的《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希望能学习更多关于运动的知识,来帮助我更好提升专注度和做事效率。
于是就看到了这篇颠覆我观念的故事。我改变了原来仅仅把运动当成一种工具的看法。
体育运动是一种适合人类天性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状态。它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它让我们焕发活力、回归自然。
《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的作者约翰•瑞迪,通过美国高中的体育改革计划和上百项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运动不只能健身、锻炼肌肉,还能锻炼大脑,改造心智与智商,让你更聪明、更快乐、更幸福!
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运动的秘密,请与我一起阅读《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吧。我也非常期待与你进行更多的探讨。
如果你愿意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运动的秘密,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