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长大后,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和童年阴影的影响?

家,是会伤人的

这种伤,是心口上的一把钝刀。不锋利,却日日夜夜磨着你的旧伤口。你内向、自卑、不善言辞,你害怕恋爱结婚,你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你害怕失败后别人的责骂,于是连尝试也不愿意……

你似乎长长久久地困在童年的滂沱大雨里。

我也一样。在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沉浸于原生家庭和童年阴影带来的伤害里。在我幼年时,弟弟出生了。不幸的是,他患上了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由于当时农村医疗非常不发达,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运动神经系统也遭受到了永久的损害。

爸妈那时候也不过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能因为这件事,他们的心理也造成了一些伤害,他们性情也有很大的变化。谩骂、抽打、责备……成了我童年时的家常便饭。总之,是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


平心而论,我已经很幸运了,我的痛苦比起很多小伙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我深深的知道,哪怕这些伤害只是一粒沙子,对于一只蚌来说,日久天长藏于肉里的痛苦,也是难以忍受的。

所以我很希望自己能够摆脱童年不良的影响,获得更幸福的人生。

大学时,我选修了心理学的课程,了解了一些弗洛伊德的理论,也看过《为何家会伤人》和《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的畅销书籍。我开始明白原来我性格里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童年时的伤害。

但是走得越深,我越无助。开始只是拨开童年的一点暗面,渐渐地我却向陷在漫天的黑夜里,越走越悲观,越走越愤恨,却看不到出路在哪里


直到我近来遇见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它颠覆了很多我已有的想法,也让我开始正视自我能动性的力量。这本书阐述的是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第三巨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和哲学思想。

书中采用对话体模式,借由一位青年和一位哲人在五个夜晚的对话,道出“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思想。

其中很多观点都是颠覆性的,今天我先就如何中止童年的不良影响,来说一下我从这本书里得到的一点收获。


一、再怎么“找原因”,也没办法改变一个人


1.一个例子


在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开始,青年举了个朋友的例子。

青年:“我的朋友中有一位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的男子。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要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这应该是一种神经症。”

哲人:“你认为他无法走出去的原因是什么呢?”

青年:“也许是因为与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由于在学校或者职场收到欺辱而留下的心灵创伤,抑或是太过娇生惯养。”


2.决定论


这像不像我们有时候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首先就是去原生家庭和童年中寻找原因。比如,我性格内向,遇到公司聚餐或年会这样的场合,我就会尴尬癌发作,特别想逃离。然后我就会想,造成这种性格是因为我有点自卑,我害怕表现不好。而背后的原因就是我爸妈打击我,我犯了一点点小错,便会严厉的惩罚我。

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仅仅依靠原因去解释现在的问题,这——就是“决定论”的思维。

3.目的论


但阿德勒心理学却恰恰相反,它反对这种过去决定论。它关注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这么做的“目的”。

以青年朋友为例,哲人认为:

 “你的朋友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

你的朋友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和恐惧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而他为什么不想出去呢?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

哲人答道,一方面他把自己关在家中,父母就会很担心他,这样他就可以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小心翼翼的爱;另一方面,如果踏出家门,他就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成为茫茫人海中的平凡一员。

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4.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其实第一次听到这种理论的时候,我是非常生气的。难道我们的内向、闭门不出等等人生的问题,都是我们自找的吗?难道我们的悲伤、泪水都是为了某种目的,为了更多的关注而伪造出来的吗?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难道父母和原生家庭就不该为我们的现状付一点责任吗?

可是后来我明白,阿德勒的思想并不是一个天秤或一种法律,来判定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谁错得多一点,谁错得少一点。而是让我们转变思维,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一种思考方式。

因为一直追究原因,我们永远也不会幸福。

如果原因是童年创伤,那么童年是我们回不了的过去,现在我们能怎么办呢?

如果原因是父母伤害,那么父母能不能改变的决定权在他们,不在我们手上,我们多半也会失望。

最终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试想一下,当你感冒发烧之后去找医生。医生告诉你,你的感冒是由于淋雨、衣服又穿得太少导致的,然后就让你回家。这样你能满意吗?你的感冒能好吗?显然不能,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告诉我们感冒的原因,而是打针吃药,让我们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而这一剂苦药,就是反思自己当下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样的“目的”。

试想一下,关于害怕出门这件事,我们分别用决定论和目的论来加以描述。

决定论:“因为家庭的原因和外界造成的伤害,导致我很不安,我害怕出门。”

目的论:“因为我想要父母更多的关爱,我不想出门做个平凡的人,所以我制造出了不安的情绪,让我可以不出门。”

这样想问题,说实话是很残忍的。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是个恶人,好像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但与决定论描述中那个被动地承受灾难的“可怜的我”相比,目的论中的我,是不是就有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是好像就更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既然现状是我自己创造的,那么改变的钥匙,不在过去,不在他人,恰恰就在我自己手中。

二、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不同,阿德勒心理学是明确地否定心理创伤的。

因为阿德勒认为: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有两个朋友,她们的父母婚姻都不幸福。

一位在经历几次分分合合的恋爱后,最终走进了婚姻生活。她告诉我,“因为爸妈的婚姻不和,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所以她非常渴望有个温馨的家庭,也会更珍惜爱她的人。如果不能出生在幸福的原生,就自己创造一个有爱的小家庭。”

另一位从没有踏入一次恋爱中,至今单身。她告诉我:“因为从小目睹父母不幸的婚姻,她对爱情、对婚姻已经完全失望。使得她不敢也不想踏入爱情,更不想有婚姻的束缚。”

这里,我们不定论哪种想法是更好的。但是可以发现,同样是父母婚姻破裂,对于这段经历所赋予的不同意义,让两位朋友的爱情生活完全相反。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童年经历也很悲惨,但是他们似乎可以不受大的影响,依然积极乐观的生活。我想他们对过去所遭受的一切,所赋予的意义也一定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吧~

也许,对于人生的故事,我们应该重新写一个版本。


三、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估计都有点疑惑了。如果我们的一切表现都是为了某种目的,所谓的心理创伤也是我们赋予的意义,那么因为被误解伤害而落泪,因为被责骂讽刺而愤怒,这样的情绪都是有“目的”的吗?可是那种情绪,根本就是自发而来,不受控制的呀?

书中的青年也同样有这样的疑惑,他诉说了自己在咖啡馆看书时发生的事情。从他身旁经过的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撒到他新买的昂贵衣服上,这位青年平时是个很温和的人,那天却忍不住大发雷霆,狠狠骂了服务员一顿。

这总归是因为服务员的失误,才导致他的愤怒吧?这是原因导致的行为吧?是因为受怒气的支配才大发雷霆的吧?

哲人却明确否定了这种看法,他回答道:

“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完全是‘为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的这个感情。”

“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手段,你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

“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


我们常常愤怒大吼,其实背后的原因是为了让对方屈服,让对方听自己的话。

这使得我想到小时候的一件事,不记得是什么原因,我妈妈在院子里一边愤怒地责骂我,一边拿树枝打我。这时候一个邻居走过来,和我妈妈聊天。这时候我妈妈当然不是一脸怒气,而是微笑地和这个路过的邻居寒暄起来。等邻居走后,继续骂我。

所以愤怒这种情绪常常也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而已。

我最近也开始了这种反思。因为工作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我开始向小午发火,认为都是他才让我来到这个城市放弃原有的事业的,然后很伤心得痛苦流涕。

要是平时我一定会闹到我们双方筋疲力尽为止,但是那天我一开始哭了几滴泪水后,我就开始想,我为什么要哭,是不是我想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小午,我其实是想让小午为我工作的不顺利负责,我想用泪水让小午内疚,我在惩罚他。

这样一想,一向爱哭的我竟然默默止住泪水,我心里明白这样的现状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决定的,不能全部怪小午。而且当我心平气和地小午说出工作中的苦恼时,他也很体贴地给与我更多的安慰,并帮我一起分析现状。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平静美好的夜晚,而是我痛苦不已,他内疚生气。

与父母相处也一样,现在如果再有不同意见。我可以选择不发怒,因为我的目的是讲道理,我不需要通过震慑来达到我的目的。因为我曾是这种暴政的受害者,也曾被告诉说:

“我也控制不了我的情绪,其实我们很爱你的”。

现在我明白这不过是一种手段,我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怒气,不要加入到这场权力之争中去。


四、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很多人都说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或者说是后天教育和家庭综合造成的,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不好性格,造成了我们不幸的生活。

但书中的哲人,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现在你感觉不到幸福。有时还会觉得活得很痛苦,甚至想要变成别人。但是,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天生不幸。


哲人认为,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性格的背后是世界观的问题,你主动选择了某种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经历的方式,从而你就主动选择了某种性格。

打个比方,小明说:“我这个人的性格是很悲观的。”其实不是说他天生就是悲观的,而是说他具有“悲观的‘世界观’”。可能不是世界黑暗,而是他是带了一副墨镜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他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摘掉了墨镜,那么他的性格是不是也有所改变呢?

就说我自己吧~

我常常说,我的性格是内向的。我先前是将它归咎于天生的,或者是家庭和生活创伤所至。但我其实一直到上大学前,都是一个非常乐观开朗的人。可能是上大学后,我自己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有点自卑。觉得周围的人应该不喜欢这样的自己,觉得自己的性格有问题,觉得与人交际好累也浪费时间。其实细想来是因为我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眼光变化了,所以性格才变内向了

而那些家庭的,过往的创伤,其实是我找出来证明自己内向的理由而已。

如果我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如果我对自己的看法发生了改变,那么性格这件事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所以哲人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你是否拥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这样的勇气,我目前也还没有。但我开始明白,性格并非无法改变,人生有一部分还是掌握在我自己手中。


五、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要强制它喝水


虽然我们常常抱怨童年,怨恨父母,但是作为这世上与我们血缘关系最亲密的人,我们其实内心更苛求的使他们的爱,是他们的认可。

恨的对立面,是爱;恨是表面的,爱是心底的;爱而不得,非怨即恨。

为了得不到的爱,为了人生的幸福与自由,我们会做一些事来满足父母的期待,来获得他们的认可。


但书中的哲人却告诉我们,想要追求自由,就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并且提出了“课题分离”这一主张: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我自己的理解来说,其实哲人并不是让我们只为了自己开心,不顾别人讨厌的活着。他说的是,当我们遇到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周围的人如果不认可,那么我们就需要拿出“被别人讨厌的勇气”。我们选择自己的道路,别人讨厌也好、赞赏也罢,那是别人的“课题”,与我无关。

我们大学选择的专业,我们毕业选择的工作,我们成年选择的爱人,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做了对的事,我们认为自己爱了对的人,那么拿出勇气,去活出自己的人生吧~我们为我们的选择负责,我们不为他人的期待而活着。

同样,如何修复与父母的关系,也可以运用这一思维。

在面对我的父母时,他们毕竟是给与我生命的人,就算他们伤害了我,但是他们也曾给与我爱和照顾。我会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回报他们,但是我不再苛求他们的认可。

以前我也会给爸妈买衣服买营养品,给他们讲童年阴影对孩子的影响。我以为自己会得到很多的夸奖,我以为他们会有所改变,但是我发现很多问题依然存在的时候,我的付出没得到任何和赞扬的时候,我就会非常失望,再也不想做任何事了。

但是现在我决心做我应该做的那部分,我不想等到父母离世,才为我自己的冷酷地行为感到后悔。但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认可,不是为了表扬,只是我认为这是对的事情。我曾经得到一些,现在我也要付出一些。我走在我认为正确的道路上,至于他人怎么看待,那是他们的课题,那不是我的课题。

一匹马,你可以将它带到水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亲子关系也一样,我将他们带到了水边,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喝水吧?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这样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的话

童年阴影和原生家庭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自己也是一个探索者,只能说就这《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分享我看书后的一点小小体会和心得。我想我对书中的思想理解也是很浅显的,不过路漫漫,我相信自己会一点点成长的。

这本书中有很多独特的思想,作者说,如果想要完全掌握阿德勒的思想,需要花上自己现在寿命的一半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你今年30岁,那么你要到45岁才能理解阿德勒的思想。

我所言的,也只是书中的一部分思想而已。如果感兴趣,还是建议你可以看看这本实体书,一览书中的全貌。相信对你的生活会有一点帮助^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39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91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9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3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1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34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5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02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90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21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7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8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人可以随时改变并能够获得幸福。问...
    韩风奔跑阅读 1,218评论 5 12
  • 写在前面的话 9月末的一个晚上萌生了一个想法,建立一个读书的群,用来督促自己读书,因为每天都想要读书,但是却总是被...
    aya1212阅读 19,330评论 0 10
  • 余烬 我喜欢看书,写字。 可我如今快忘了怎么写了。 我翻以前的稿子,翻出一篇四年前写的《序》,那还是在2012年的...
    七千米深海八厘米蔚蓝阅读 356评论 0 1
  • 王红军 扬州市方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精进打卡第060天】 第349期 反醒二组 【知~学习】 《六项精进》...
    王红军扬州方圆阅读 89评论 0 0
  •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
    沈明悦阅读 1,43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