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那么,情绪到底是什么呢?
情绪 是喜怒哀乐惊恐悲。不同情绪在身体内部生成不同的是实实在在的化学物质。情绪是由于外界刺激而在身体内部生成的一种化学反应。爱的化学物质就是多巴胺。
情绪的英文是“emotion”, e表示“energy”(能量), “motion”是移动的意思,所以说情绪是移动的能量,由此可见,情绪是用来描述一种运动着的过程,只有让能量动起来,情绪才会流动。情绪不会凭空消失,一直在不断的传递,当情绪转换为行动的时候,能量也随着传递下去。
当情绪产生的时候,你要感觉到身体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比如愤怒,你可以感受一下你愤怒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紧张?血流加速?脸发烫?
所有的情绪都在我们的身体里运动着、交织着,如听觉、嗅觉、触觉……又如喜、怒、哀、乐……如果你跟一个人接触,他永远都没有负面情绪,你就会觉得你跟他有隔膜感,认为他戴着面具在跟你交流。
每种情绪都传递着独特的信息,承载着某种希望和需求。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和驾驭我们的情绪,要学会引导我们的情绪,欢迎我们的情绪,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
情绪是云朵,而我们就是天空,云朵会来也会走,而天空一直在那里。
情绪没有好和坏,只有舒服(正向)和不舒服的情绪(负向)。难过的情绪提醒你很在意的东西;害怕的情绪提醒你危险,规避后果;生气的情绪提醒你不公正,反抗,维护自己的界限。
情绪没有时间的概念。它分不清是当下发生的,还是过去的记忆。会在脑海里勾发起过去的类似的情绪,然后就会把当下的和过去的混淆纠结累加在一起,这时候很容易被情绪绑架。 情绪是来送快递的,是自己下的订单,我们需要打开包裹看看里面是什么?
情绪是我们的内在小孩,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个内在小孩。过去,在幼小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理负面情绪,于是为了保护自己,将自己深深的埋在潜意识内。但是,忽略它并不代表它不存在。这个受伤的小孩子一直在那里,等着得到我们的重新关注,聆听来自内在小孩的声音,并去拥抱这个孩子。
我们可以通过写情绪觉察日记(事件--情绪--想法--行动),觉察并找到自己的情绪模式(为什么老是在同类事上爆发),找到自己过去的内在的小孩,以及内在小孩未处理的情绪或者未处理的伤痛,通过疗愈它,陪伴它,让他长大,得以转换,内在的钩子就会越来越少,做情绪的主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们在童年有未处理的情绪和伤痛,造成成年的我们存在内在的小孩,经常被情绪绑架,那已经成为为人父母的我们如何正确呵护引导陪伴我们的孩子,避免我们的孩子也因为我们当下情绪的爆发而给他们留下阴影,造成我们的孩子也存在同类问题,积极识别孩子情绪爆发点是什么,希望能找到和孩子沟通的切入点,搞好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幸运的孩子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期待我从今天开启我的唤醒情商的步伐,从心开始,找到我的情绪模式、内在小孩以及正确的对待它们的方法,并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实践和刻意练习,早日做情绪的主人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上与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多关注他人的优点即让人舒服的情绪,少关注他人缺点,遇到将要爆发自己情绪时,问自己“你现在几岁了”,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对待家人也一样,不再去控制家人按照自己的模式去改变,而是关注他们的为这个家庭的努力,常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找到和孩子改善亲密关系的正确方向和方法,孩子情绪爆发点,引导孩子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