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效果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从读悟写、读写结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第二单元关于“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这个专题主要是了解写景文章是怎样按顺序描写变化的景物的。在此基础上学习叙述性文章常见的表达顺序——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在学习课文过程中,不仅要学生了解叙述的顺序,还让学生按照课后题第二题的要求:根据所给的段意实际划分一下每部分的内容。鼓励学生 “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巧借学生的失误,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写法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在学生熟读、有感情地郎读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后,让学生回答“作者是哪几方面把小麻雀描写具体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从动作、神态、外形三方面把小麻雀描写具体的”,感悟写法,进行仿写练习,说说小狗向主人要吃的时的动作、神态、外形,进一步体会应用,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整节课,教师适时的引导、恰当的点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探究、感悟理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平等、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谐,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三、不足之处
仿写一处,学生说得不够理想。如果我提供一些图片效果可能会好些。
四、改进措施
首先通过初读课文,饱含情感,结合自己对老麻雀的认识,完成填空(任选一题):⑴ ( )的老麻雀 ⑵老麻雀,( )(答案:勇敢、令人尊敬;你真棒,我爱你……)接着精读(4 — 5 自然段,体会情感:带着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伴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4 — 5 )段,并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然后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最后课堂表演:《我来当小记者》,由学生扮演小记者、猎狗、老麻雀、小麻雀、作者;小作者即兴组织语言,老麻雀、小麻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