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操之过急
一位牧师到教堂准备布道,但是教堂里除了一名年轻男子空空如也。他想是否要讲,最后他问年轻男子:“这除了你没有别人,你说我要不要讲?”年轻人说:“先生,我是个粗人,不懂这些事。但如果我来到马棚,看到马都跑了,只有一匹马在那里,我会给那一匹马喂料。”毛拉听到之后,就开始了布道演说。他讲了两个多小时,结束之后他感到很兴奋,想让听者确认他讲得出色。他问:“你觉得我的布道演说怎么样?”年轻人回答:“我已经说了我是个粗人,不太懂这些事。如果我来到马棚发现只剩下一匹马,其他马都跑了,我还是给那一匹马喂料,但我不会把所有的饲料都喂给它。”
在毛拉问年轻人他是否要进行布道演说、结束后他问年轻人讲得怎么样的时候,这体现了他并不自信,也不确定自己的演说是否会帮到别人,同样也希望别人认同、赞同他。
共情
在这个故事里,毛拉做了一件发愿良好,结果糟糕的事情。他没有看到那个年轻人真正需要什么,只是一味地讲自己的演说。
在生活里就有一些人,一味的讲道理,但别人听的时候就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虽然他说的都是对的,但就是不想听。其实他缺少的就是共情的能力。
表达情感=指责?
有的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会用指责的方式,这是中国大部分家庭都有的一个现象。
比如,你回到家之后,奶奶说:“你头发怎么这么乱?你怎么又穿这么少?”其实她只是在表达对你的关心,但是她恐惧亲密,还有就是她不会合理地表达对你的关心。
之所以恐惧亲密是因为她小时候没有得到过爱,另一个原因是她在小时候表达亲密的时候被揍了,导致她不会表达亲密。
比如,小时候妈妈出差,他在哭闹亲人就会说妈妈很快就回来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然后把他打一顿。
之后,妈妈回来了,但是他不会去抱妈妈,只是偷偷的看,因为他怕抱完妈妈之后,妈妈又走了他会再次被打。所以他要给自己的情感降温,很想表达又不能表达就憋在心里。
我觉得我也有这方面的恐惧,但不是把表达情感变成指责,而是在妈妈向我表达她对我的爱、想念的时候(拥抱等)我会本能的躲开。至于原因,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具体的。
心理疾病患者模型
1、神化模型
这个模型在古希腊和印第安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人被神化,如果有人患了精神分裂或者癫痫等疾病大家都会认为他们是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2、魔鬼模型
在这一模型里人们会认为患病的人被鬼怪附体,大部分的解决方法就是:诅咒、祷告、灌肠、洗肠或者通过肉体的折磨。
3、罪恶模型
它的基础是对上帝的认识,在这个模型里人们认为心理疾病的患者最多值得同情,它直接影响了对心理治疗可能性的看法。
4、污名模型
这个模型与罪恶、魔鬼模型是相反的,人们怜悯患者,病人没有受到折磨而是获得同情的容忍。因为痛苦人们认为他们带着耶稣的荆冠。
5、基因模型
它的基础是新一代和上一代有相同的特质,这给治疗的可能性带来了极大的限制。
6、意志模型
它起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认为通过意志就可以将决定改为现实,心理上一个相似的观点就是可以通过力量决定命运,只要振作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也就是现在生活中的“打鸡血”。
7、医学模型
假定内部原因与外部症状之间有联系,行为疗法与它有相反的观点。它一味关注疾病在身体上的原因,忽视了暗示性的制约因素,例如:心理社会因素、饮食方面等。
8、环境因素
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个行为都是与环境关系中发生的,所有不良后果都怪环境,社会成了另一个替罪羊。在这个模型里,心理治疗从一开始就针对个体和个体冲突。
虽然这些模型都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在了解的时候要把握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