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就这样被你征服
20160919
我们这一届君子兰班看的第二部电影,是2015年由瑞士导演阿兰·格斯波内尔(Alain Gsponer)执导的新版《海蒂》,我在家带着自己的孩子先看了一遍,立刻被海蒂这个形象征服了。9月11号下午学生到校后,我们的君子影院开始为孩子们播放这部影片,遗憾的是,还有三十分钟左右没有看完,我下载的视频就卡在那儿了。
上周用上学期买的迷你型无线USB网卡连接网络信号,无奈信号质量太差,昨天晚上班会时间看了一会儿仍没有看完。怎么办呢?原计划今天开始冰心《繁星·春水》的晨诵,算了,看完《海蒂》再说!早上的网络信号应该不错。
早上还是有些卡的,不过在早饭后的辅导时间,我们终于看完了。看到克劳拉在阿尔卑斯山上站了起来,颤颤巍巍走了几步,每一个孩子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我们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影片展开了讨论。
先介绍《海蒂》这个故事的影响力,小说作者,然后领着大家简单回顾剧情,无论电影还是小说,海蒂既是主人公又是线索人物:去山上与爷爷一起生活,与彼特一起放羊——下山到克劳拉家里陪学,思念家乡——回山上继续放羊,上学——克劳拉去山上学会了走路,海蒂有了自己的梦想。
我把海蒂、彼特和克劳拉这三个名字写在黑板上,问:你最喜欢谁?
孩子们响亮地回答:海蒂。是啊,海蒂虽然五岁的时候就失去了妈妈,8岁被阿姨带给爷爷,相当于第二次被抛弃,但是她用儿童的天真烂漫,用她的热情与对生活的热爱改变了爷爷,使爷爷从一个外表冷漠行为古怪不与人交往的老人,变成了内心温暖渐渐和蔼慈祥起来的老人。海蒂在克劳拉家里,更是给克劳拉单调呆板的生活带去了大片大片的阳光,海蒂善良纯真,她节省下一个个面包,只为给彼特的盲眼奶奶吃。她8岁才在故事的引诱下开始学习字母,很快就能读出简单的故事,回到山上后热心教彼特认字,书中还写到彼特在海蒂的耐心辅导中也学会读故事了。海蒂就是一轮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啊!的确,海蒂和爷爷生活是比较贫穷的,但贫穷并没有妨碍他们的幸福!回忆着海蒂的故事,每个孩子脸上都是开心,看来,我们都被海蒂这个八岁的小女孩征服了!
再问:他们三个人,谁最自由?
很多同学都认为彼特最自由,好吧,我们来一一辨析。
克劳拉虽然家境优越,但是缺少自由,轮椅就是失去自由的象征。在阿尔卑斯山,彼特因为嫉妒两个女孩的友谊而偷偷把她的轮椅推下山去,失去轮椅的克劳拉在山上玩的时候一急之下竟然站了起来,并在海蒂和彼特的搀扶下走了几步,这意味着克劳拉重获了自由,而且这个自由是靠自己获得的。优雅,但是渴望自由,用自己的努力争取自由,这就是克劳拉。
彼特呢,看起来是非常自由的,每天可以在山上自由自在地放羊,但是他不知道,学习,会给他另一种自由,自由阅读和书写,过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是精神上的自由。影片中的彼特没有尝到这种自由,所以抗拒学校。当看到彼特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一个牧羊人的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因为不久前我给大家讲过牧童人生循环的故事。还记得狄金森的那首诗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里面最后一句是:这是多么大的自由,精神摆脱了束缚!
海蒂,几乎是野蛮生长啊,不同于阿尔卑斯山那些男孩女孩,她小小年纪便有了那么多经历,同时又保持着善良单纯,她有自己的梦想,与众不同的,做一个写故事的人。在奶奶的鼓励下,海蒂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不因为同学的嘲笑而放弃。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成年后的海蒂,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爱阅读,有梦想,这才是最大的自由,与家境无关,与环境无关。
那么,你是谁?你是海蒂还是克劳拉,还是彼特?
孩子们沉默了,脸上带着思考的神情。孩子们,我不是要你们对号入座,但是认识自我,这是值得我们一生思考的哲学问题。
在君子兰班,这三个人物都是存在的。海蒂的性格热情开朗乐观,是不是只有海蒂的个性才可爱?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生命的最大可能性,但不是说,每个人都得成为海蒂这样性格外向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何况性格外向和内向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再往深处说,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风格——性格,经历,教育,阅读,这几方面合力,形成自己生命的独特风格。
在君子兰班这个小花园里,有的同学是黄色的淡雅的菊花,有的是白色的高洁的菊花,有的是紫红色的热烈而深沉的菊花,不管你是哪一种花,都要活得“泼泼洒洒”,开出你的烂漫啊!
好了,既然引用了《秋天的怀念》里面的文字,那么,接下来就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与作者一起去北海看菊花,去理解母亲为什么执意要带“我”去看花,明白母亲没有来得及说出的话吧。
推荐自读小说《海蒂》,去年给俩孩子买的,今年要放进班级图书馆——班里的孩子们,抓住童年的尾巴,多读些童书吧,有那么多优秀童书,错过真是可惜啊。希望在这一年的班级生活中,更多同学的精神世界被更多的“海蒂”征服,被更多的书籍征服!
��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