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端午节信息引出来的电话谈心!
大半年没有联系的姜姐今年给我发了一个问候信息:亲,今天吃粽子了吗?然后就开启了聊天模式,后来信息不过瘾,就电话语言………
自从去年她参加完在温州工作室的天赋公益课之后就好久没有联系了,都各自忙碌着。聊天中她告诉我自从她听完天赋的课以后她对孩子已经不那么焦虑了,顺其自然好了,只是始终觉得孩子其实可以更优秀的,就是学习态度不行,感觉没有动力,内驱力没打开,现在的成绩完全是靠天赋吃饭,本来是可以上重点班的,但是孩子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害怕进入重点班压力太大,跟不上!孩子数学,科学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语文就挺吃力的,这也是孩子不愿意进重点班的主要原因。妈妈说如果孩子资质平庸就算了,但是孩子资质这么好,可以说学习是很有天赋的,可是就因为学习语文没有方法,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就这样卡着不上不下,妈妈心里好着急,每每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十一二点,偶尔还要借着查资料的时间看手机,心里只能干着急,完全放手不管又不甘心,想引导孩子却又不得方法,愁的人都老了好几岁………
听到这里我想到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想有多少父母都有这样的焦虑和担忧呀!知道孩子的问题在哪里,但是苦于没有解决方法!孩子现在需要的是一套适合他的学习脉络,一个完整的学习的底层逻辑也就是理解能力,而这一切的开始是从了解孩子开始的,了解孩子的学习属性和成长属性,就有了适合属于他的学习方法,至于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也是从了解孩子的天赋开始的呀!因为了解才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包容孩子的一系列行为,亲子关系才能更和谐!
聊天中我问妈妈,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的人?
她说,肯定是优秀的孩子,至少也要上个一本吧!
我再问妈妈,孩子有什么想法吗?
妈妈说,孩子没想法,他没有什么梦想的。
一个没有梦想没有目标的孩子学习哪里会有动力,孩子当下所做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想做的,可能是因为父母的期望,也可能是因为别人也在学,我也跟着学学吧,没有自主意识。一个没有自主感的孩子等于被剥夺了判断能力,就像扯线木偶,没有一点生命力!因为强势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孩子的成长要素是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很多事情错过了就错过了,想要弥补就太难了!六岁之前就要培养的自主感如果没有做到的话,孩子的一辈子都在解决这个问题(选择权,控制权,责任感),哪怕活的五十岁六十岁,而越往后推,付出的代价越大,伤害不可逆呀!
推心置腹的聊了一个多小时,决定一定要给孩子量身定制一套适合他的学习脉络,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只希望孩子学习的路上轻松快乐一点,压力少一点。是呀,孩子成长路上有父母的适时引导真的是很幸运的事情!
感恩信任,也感恩自己在一年前的这个决定!希望在未来可以帮助更多的焦虑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路上指引方向,一如既往的分享我的育儿经!——懂比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