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3期“网”专题活动。
小时候,老家斜对面有片形状不规则的小池塘,雨季的时候池塘水最深,大概到孩子的腰处。干旱的时候塘水浅,深度大概刚没过孩童的膝盖,这时我们便会找机会下水,水底铺着软乎乎的淤泥,踩上去会发出“咕叽咕叽”的轻响,像大地在偷偷笑。每到夏日午后,蝉鸣把空气晒得发烫时,我就会呼朋引伴,带着自制的“捕鱼神器”,一头扎进这片清凉里。
我们的渔网没有一件是正经买来的,全是从家里“搜刮”来的旧物改造。最常做的是窗帘网,找块家里淘汰的粗布窗帘,颜色早洗得发浅,边缘还带着缝补的针脚。我们把窗帘四角分别系在四根半人高的小木棍上,再用麻绳把木棍的顶端捆在一起,一个方方正正的网就成了。捕鱼时得两个人配合,两个人各自攥着网的两个角,挽起裤腿踏进水里,冰凉的河水瞬间驱散了暑气。我们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水面,看到有银色的小鱼群游过时,就猛地将网往下一按,再迅速往上提。有时网里空空如也,溅起的水花却把我们的衣服打湿,引得彼此哈哈大笑;有时能网住两三只指节长的麦穗鱼,它们在网里蹦跳着,银闪闪的鳞片映着阳光,让我们成就感满满。
后来我们又发明了“蚊帐陷阱”,那是从家里破旧的床铺上拆下来的细眼蚊帐,网眼小,刚好能困住小鱼。我们先在蚊帐的一角缝出一个小兜,再把家里剩下的馒头掰成碎末,或者挖几块地里的蚯蚓当鱼饵,放进小兜里。接着,几个人合力把蚊帐展开,小心翼翼地沉到鱼塘边的水草下,再用几块石头把蚊帐的边缘压住,防止它浮起来。做完这一切,我们就跑到塘边的柳荫下等着,有的玩弹珠,有的数蚂蚁,心里却都惦记着水下的网。大概半个时辰后,我们会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抓住蚊帐的四个角,像提灯笼一样慢慢往上提。每次提起网时,我们的心都会怦怦直跳——要是看到网里挤满了小鱼,有的在兜兜里啄食,有的在网眼间挣扎,我们就会欢呼着把网举过头顶,连蹦带跳地跑回家,找个玻璃瓶装起来,看着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能开心一整天。所以每到夏季,我们的饭桌上不仅会经常出现鱼汤,或者炸小鱼,连家家户户的小猫都吃的胖胖的,这多亏了我们的捕鱼神器呀!
如今我离开老家多年了,前几年回去时看到那片小池塘早已干涸,杂草丛生,堆满了各色各样的垃圾。可每当想起童年,我总会想起那些自制的渔网,想起和伙伴们在水里追逐的身影,想起小鱼在网里蹦跳的银亮光芒。那些用窗帘和蚊帐做成的网,网住的不只是水里的鱼,更是我再也回不去的、闪闪发光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