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些大几百户,近千人口的村庄连一所小学都没有,更莫说小村子了。甚至一个乡(有三十几个自然村)也找不到一所小学;一个三,四千人的大集镇都见不到一所初中。
村里的学校哪去了?
都合并到县城去了。
初中生集中到县城,小学生集中到大点的乡镇所在地或县城,连在幼儿班还流鼻涕,生活不能自理的娃娃都成了住校生。
致使一些乡村刚盖起的新学校闲置在那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为什么这样做,据说主要理由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就是说,要将分散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集中到几所学校;将贫乏的教育资源变成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其实主要还是想产生一个附带的经济效益,那就是,村里没有学校了,要想让孩子读书,必须逼着你到城里买房,没有房子便没有户口,没有户口便上不了学。现在大多数家庭还是一个孩子。父母自然希望子女上学读书成龙成凤,一举改变家庭面皃。然而,幼儿园,小学打不好基础,考大学的希望几类为零。谁愿意让自已的一个宝宝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和别的孩子拉下距离?
于是乎,砸锅卖铁,再苦也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也得供孩子上学。城里的房子再贵也得买,求亲戚,滚朋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它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令人担忧:
一是连小学阶段都得出村住校,都得咬牙贷款到城里买房,无疑增加了家庭负担。有个别的贫困户即使再努力也买不起城里的楼房,村里又没有学校,只得让孩子失学。还有一些不能自理的残疾孩子根本不能住校,只好无缘读书上学也变成了失学生。久而久之,农村新文盲的出现是必然现象。
二是由于农村幼儿园,学校的消失增添了农村的凋敝感。一个村子里有一所幼儿园和学校的存在,嬉闹的娃娃给村子里便带来不少生气。现在那些打闹声,笑声,朗朗的读书声没有了,走进村子里,便会顿時感到一阵寂凉。再加上年轻人都进城里打工,只留下一些老人坚守空屋,村里连座学校都没有,对振兴乡村是很不利的。
六,七十年代,山里的每一个自然村都有一所小学,一个幼儿园,那怕是只有六,七个学龄儿童的小山庄。(大部都是公办教师,也有一部分民办,代教),甚至连住在崇山峻岭的山庄窝铺,都有教师包点送教上门。
撤校并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子究竟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