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
每学期的开学报到,最头痛的是检查假期作业,总有一部分同学没做,或者只做了一部分,或者随便交差。也常有老师让那些没做的回去做完再来报名,或者做完再发书。想着趁开学好好整整他们,后面的作业也许会更认真对待。我想,其实这是老师为了给自己一个交待,不得以的下策。老师布置的作业怎么可以不完成呢?必须做完才能上学,哪怕知道这一两天不可能有什么效果,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给老师的威严一个台阶下。
试想,这样做,这些不做作业的孩子,就真的认识到了做作业的重要,从此改邪规正了?从多年的实践看,确实没多大效果。
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看上去,一脸的愁云,沮丧,难过,但,他们的内心真是这样吗?也许他们已经习惯老师这样的盘问,所以头点的很勤,一转身又抛到九宵云外去了。所以,即使经过几天后会交上来,但依然是“惨不忍睹”的作业。
那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让学生认真完成,又能在寒假作业中学有所得呢?
学生不完成作业,首先作业内容不够有趣,不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欲望。比如,有的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是做一大本的练习,有的是抄生字词,有的是复习读课文。这些枯燥重复的作业,上学的时候做,现在放了寒假还要做。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去完成呢?苏霍姆林斯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提到,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儿童在脑力劳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很显然,枯燥重复的作业不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脑力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不认真完成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首先,寒假作业的内容要精心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适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要考虑调动多个感观,手脑并用,跨学科,具有合作性的,综合性的作业。比如:年前,与家人一起大扫除,一起制作年货,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年味,并把这个过程及感受写下来、画下来。这样的实践类的作业,因为有参与,做起来就有趣,写出来的东西也必定是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又比如,可以布置学生到社区调查访问,本地的春节风俗,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数学学科,可以布置学生与家长一起到超市购买年货,之前做个预算,然后根据实际的花销,算算过春节家里要有多大的支出,从而学着理财,体帖父母,节约开支。这样的作业,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还与育人相结合。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乐于去完成。
其次,要注重过程管理。老师不要放假时把作业一二三布置下去,再也不管了,到了开学就来检查。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有一定的惰性很正常。那我们教师要注重过程管理。比如,隔几天在班级群里发一下:孩子们,今天你阅读了吗?孩子们,老师今天看了一个小时的书噢,你呢?老师今天看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们呢,能发给群里大家听听吗?这样不时的提醒、沟通与交流,那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就来了,共读作业一定完成得不错。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时间段来布置。比如,我布置学生在年前完成与家长一起大扫除、做年货,并说写的作业。年初十之前完成风俗调查的作业。这样孩子们的作业就松紧有度,不会集中到开学前来完成,效果肯定也更好。
第三、一定要有激励措施。表扬,对大多数人都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更要有激励措施。比如,阅读作业可以设置为“阅读大挑战”,可以挑战阅读能手、阅读达人、阅读大王,并相应的颁发学生喜欢的奖品。实践类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作业的过程及成果,进行评奖。值得一提的是,不管什么激励措施,都要事先约定好,并在开学后,兑现承诺。这样,学生做起来就有盼头,积极性更高。
总之,布置作业是门学问,寒假作业更加要谨慎布置。既要让学生的假期充实,又要让趣味与各种技能的训练相融合,让学生在玩中学有所得,增长见识,培育亲情,不辜负美好的假期时光。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寒假作业的思考中,新学期,新征程,一定会更高效地工作,一定会与学生一起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