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之修身之二十五
沅弟:
你读了邵子的诗,领悟了恬淡、冲融的趣旨,这是你的襟怀长进的地方。
自古以来的圣贤豪杰、文人墨客,他的志向和工作不一定相同,但他们的胸怀豁达光明是大致相同的。
用诗来说,一定要先有豁达光明的认识,才会有恬淡冲融的趣旨;如李白、韩愈、杜牧这些人豁达的韵味多;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的诗恬淡的韵味多。杜牧、苏东坡这两位,可以说“无美不备”,可是,杜牧的五律最恬淡,苏东坡的七古最豁达。邵尧夫虽然不是诗的正宗,他的诗豁达恬淡都有。
我喜欢读《庄子》,就是因为写的豁达能开阔人的胸襟。
去年你讲的“生而美的,就像知道,又不知道,就像听见,又听不见”这一段最豁达,推想起来,如像舜、禹,他们有天下,又没有天下,也是这种襟怀。
我们现在都在办理军务,是处在功利场中,最好每时每刻都要勤劳,就像农民勤劳种地,商人勤劳谋利,像船夫上滩,日里操作,夜里思索,就为了能够渡过辛苦时刻迎来收获。在治理军务的中间,还要有一点豁达的冲融的气象,两者兼有,能从恬淡中看到勤劳是最有意味的。我所以要刻一方“劳谦君子”的印章就是这个意思。
少荃克复了太仓,若再克复昆山,就可以谋取苏州了。只要能保住沿江重要的城市和关隘,大局形势会一天天变好的。
同治二年(1863)三月二十四日
沅弟:
接你来信,知道初五日夜里利用地道轰陷贼城十余丈(一丈等于3.33米),被贼兵枪堵,使我军伤亡三百余人的消息后,想到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金陵城内身经百战的贼寇很多,他们的经验丰富,怎么会不抢堵缺口呢?
苏州已经克复了,金陵还遥遥无期,但你千万不要为这件事着急。
自古以来的大战争、大事业,人的努力只占十分之三,天意总占十分之七。往往都是积劳的人不成名,成名的人却又不是享福的人。这次军事行动,如克武昌、九江、安庆,积劳的人也是成名的人,可见天意已经很是公道了。不过又不能以此作为根据,我们弟兄只要在积劳上努力,至于成名,那就不要多问了,谈到享福,那更不要问。
厚庵坚持请假回家养亲和伺候生病的亲人,只好答应了他,今天已经代他向朝廷奏请。
贼军头目苗逆二十六日夜间被捉来斩首了,他的党羽都来投降,寿州、正阳、颍上、下蔡几个城市都已经收复,长、淮的贼兵,也可以肃清了,真值得庆幸,你近来的身体怎么样?我要告诉你的两件事:一是天怀淡定,不求速胜;二是谨防增援的贼兵内外猛扑,要提高警惕。
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