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在创业班的时候,有机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当时选了鱼菜共养装置这个点子,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比赛。时隔一年,上周刚刚结束了中期答辩,项目进展虽然并不理想,却也获得了比较好的认可,拿到了第一笔“Pre-种子轮”的资金支持。虽然不是实战,其中也经历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疑惑、挫折、意外和成长。这段时间很多想法在脑子里面不停地交织,然而苦于没有一种合适地认知途径来对这些想法进行一次梳理。这两天正好阅读到了知乎采铜《精进》一书中对于反思自己的方法,豁然开朗,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一次对自己实践的全面细致的复盘。以下内容借鉴了《精进》一书中对反思问题的方法论,是一次学习反思的实践,及对自己过去一年在学校进行创业训练的反思(元认知)。
信息
-
信息获取渠道?
在进行创业实训的过程中,利用的信息资源包括三个方面:网络、朋友和学院。最开始接触创业的讯息是从36kr的网站上,因为对科技数码一直保持好奇心,所以阅读36kr的文章曾经一段时间成为每天必做的事情,甚至会一遍一遍刷NXET去尝试新的APP和服务。之后,随着36Kr越来越多地报道创业公司的信息,以及网站的几次改版都在突出创投方面的内容,自己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创业信息。2015年12月,好友的一通电话带我进入创业的第一次尝试,当然是兼职的,主业还是学生。一开始我们的项目就是在参考国外Kickstarter上一些优秀的Idea,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资源积累,开始确定从鱼菜共养入手,做一些尝试。
2016年3月,正式作为交大创业学院的第六期学员开始了在学校的创业实训,与此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也在铺天盖地的席卷着,各种风险投资和创业公司的新闻不断地刷着我们对商业社会的认知。4月份接到创业学院老师的电话,推荐我们的项目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于是正式开始了这次的创业训练实践。
关键信息及其价值?
分析了一下在创业实训中的信息来源,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在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然而互联网上的大部分的报道似乎都很有意思,却对我们的实践没有太大的帮助。真正确定方向的还是“创始人”的想法,而他的信息来源是国外的一些新的思想和Idea。自己在学校里面通过身边同学和创业学院导师获取到很多有实践指导价值信息,其实也是比较重要的。可能忽略的信息及如何弥补?
创业过程的信息很多关键的洞见其实来自行业内部资深的从业者,我们作为学生虽然专业比较匹配,但是距离掌握市场真实的信息还是很遥远的。如果希望能够在某个行业开展创业,接下来会做的一定是找机会和这个行业资深大牛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从他那里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预期
对事件的过程和结果是否有正确的预期?
其实在做这些事情之前,对“创业”并没有什么概念,一开始头脑发热幻想自己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的时候也有过,不过很快就被现实打脸,越到后面的进展越来越偏离预期,甚至有长达小半年的停滞状态。自己的预期,其实是希望能够真正的实战一把,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投入了不少,总归希望有点成果。然后后来的事实只能说现实本来如此,自己没有思想准备罢了。本来以为项目就要烂尾了,但是幸运的是在这期间,我走进了一群不断学习践行的人,在李笑来老师的指导下开始重新面对自己的生活。于是,重启项目,准备答辩,最后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为什么自己对这一过程形成这样的预期?
其根本在于自己对信息和经验的缺乏,对“创业”毫无概念,也从来没有类似的经历,身边也没有真正的创业者。看不到未来,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及是否阻碍了事情的进展?
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到目前自己还是不能很清楚的说出具体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这次比赛的目的并不是要真正去实战,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意思,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在这段经历中所收获的成长,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创业中少走弯路。虽然自己的预期有一定的偏差,最后还是莫名地符合了比赛的初衷,最终还是有一定的修正。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对实践的预期很多程度是依赖于自己或者他人的经验,如果自己没有相关经验的话就应该多去请教别人。然后认真对待每一项事情的目标,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最终目的是什么,然后才会在过程中不断修正,然后跑到终点,而不是跑出赛道。
结果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
创业训练过程和几位朋友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创业活动,经历了从Idea启动,团队搭建,项目立项,产品开发,功能试验,公司注册及产品展示等多个环节,最终产品开发尚未达到预期的结果,鱼菜共养的系统还没有真正实现共生,硬件部分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及设计环节。项目累积投入6000元以及七八个小伙伴儿的上百小时的业余时间,最后项目通过学院评审,拿到了第一笔资助。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创业训练这件事的结果总体来看还是收获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和一定金额的资助,不过因为进展不顺利,一度对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几乎停滞,所以也存在很多遗憾。如果按照自己内心的评价的话能给自己打50分,距离及格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
使用了投入金额、时间以及收获的金额,自己认可的分数。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这些指标肯定是需要改进的,对结果的描述其实并不能完整地表述我们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大家的付出和收获,很多内容感觉没法量化。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结果评价需要的改进,应该更关注这件事情的成长性,而不一定是成功或者失败。另外从外界获得的客观评价,其实是有量化的内容可以参考的,对整个活动所投入的人力、资金以及资源都可以进行量化,然后再根据收益产出比就能对项目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具体的评价方法应该去借鉴学习一些经济学的估值方法。
进度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
事件的进度其实比自己预期的慢了很多,中间有一段时间的停滞。包括自己在其他事情上也存在这样的行为模式,尤其是长期的事情,自己很容易做着做着就失去了目标,注意力被分散到其他事情上。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团队的目标及时间管理缺失,大家只知道我们要凑在一起做点什么,但是缺少一个能够清醒的认定目标和时间节点的人。第二,团队成员都是业余时间在做,本来就是凭着友情和兴趣在做的事情,当正事或者紧急事情出现的时候,创业的事情当然会被延后。第三,缺少反馈,我们每次做的内容感觉都是自己在想象,大部分时候没有接收到市场上面的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反馈,于是,做着做着就没啥感觉了,不做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
刚开始作为团队的实际leader(不是我),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会议,这个例会坚持了两个月左右也就不了了之了,之后因为配合学校的项目进度,有过几次实地考察和材料准备。进度出现问题时,其实团队里面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大家各自忙各自的事情。这才是最可怕的,于是,团队越来越没有输出。干预的效果如何? 为什么效果不理想或者理想?
没有干预的想法,甚至没有意识到应该干预。如果有一点点的想法,估计也会被自己的现实打回去。
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其实很多,从产品开发和试验,到团队管理都有一些尝试。其中,团队项目管理用了trello,知识管理用了有道云协作,最主要的还是QQ和微信的沟通交流。产品开发过程,在网上买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工具,甚至类似的成品,做了不少地尝试,也试制了几套装置。产品设计中pinterest收集好的Idea,sketchup做设计图,还有团队其他成员设计电路图的软件。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起到最重要的促进作用的第一应该是QQ和微信,沟通的最重要途径。第二,应该就是设计软件,因为这个软件能让你直观地看到自己脑海中存在的产品到底长什么样子,每一个细节都可以通过这个工具展示出来,然后这样才能和团队成员不断地交流和修改,在产品样机还没开发出来之前,这就是唯一可以精确感知的产品形态。那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起到阻碍作用的后面基本没怎么用了,比如项目管理软件和云协作,其实大部分的功能QQ微信就解决了,不会有人专门去添加各种资料和去做繁琐的项目进度管理。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极大地影响了团队之间的交流,团队成员的背景不同,对工具的掌握熟练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团队使用的工具一定是要简单而通用的,以此为依托才能支持起一群人在这样的工具平台上进行合作。需要改进的就是选择最容易上手的工具,然后频繁地深度地使用,使其发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下篇内容:情绪、阻碍、优势、缺憾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