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报了一期摄影课,上摄影课的是一个年轻男孩,20多岁的样子。那天去他的摄影教室,室内刚装修好,窗帘还没装上,空调还没换,地也是刚刚打扫,没有铺地毯。学员们陆陆续续来到,在满心期待中开始了我们的课程。面前按了投影仪,放大屏幕,大屏幕的成样很模糊。那就好好听吧!老师以拉家常事的方式开始,一开始介绍照相机的特点,讲照相机与手机的不同之处。讲了好久才聊正题,其期夹杂摄影中的专业术语:白平衡、广角、焦段、长焦、中焦、短焦……听得云里雾里。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周围都是年轻学员,没吭声。实在怕影响上课质量就提了,没想同伴也是一头雾水。他稍微解释了一下,继续他的话风,从此话题扯到彼话题,就像一列火车停不下来。既来之则安之。实践环节——拍照了,我们都跃跃欲试,于是就一边拍,一边请教,手机的专业模式里有三个参数:S、ISO、WBA,说了一下大概我们就拍了。因为大家的手机不同,于是又有人提问,每问一次,老师总喋喋不休说一大段,搞得大家更是不知所云。我们就一边迷茫,一边尝试。模特的出现,一下找到了存在感,一种被需要由然而生。于是咔咔咔咔拍起来,看到一张好照片,挺有成就感。于是老师又展开话题,从这个讲到那个,要讲的知识很多,对新入门的小白来说,想听的就是手机拍照简单明了的知识点,何必扯那么多呢!不过实在是佩服他,滔滔不绝从头到尾讲三个小时。有一次把灯光放在外面当太阳,为什么要这样补光就讲了20分钟,只好打断。那时中午10点多,安排室外拍照,中午室外拍照的缺点一大段一大段地讲。那一天来上课的只有三位学员,不知道是不是跟他的这个话风有关。
这次摄影课后,我对学生多了一份理解。面对一个入门的新手,简洁明了,让人听懂,这才是一个老师应做的,而不是喋喋不休讲一大段听不懂的话。学生没有我们的认知,在他心目中,老师是知识渊博、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而自己居然听不懂,只怕会越来越自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