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享第236天
真爱与溺爱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真爱以孩子的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0-1.5岁时,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1.5-3岁时,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种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与真爱对应的是溺爱。这看似是自我牺牲的爱,其实是懒惰的爱。0-1.5岁,父母以孩子为中心他们怎么爱几乎都不为过。但到了1.5-3岁,他们仍然这样做,甚至直到孩子成人了,他们也仍然一成不变的以这种方式去爱他。最终,这会导致毁灭性的结果,要么溺爱下长大的孩子缺乏自我,他们只是包办式父母的简陋复制品,要么他们的自我无限膨胀,内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并最终成为别人的噩梦。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溺爱常常是强加,也既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头上,并将之视为爱。譬如,孩子说我吃饱了,大人说,你正长身体,多吃点。吃饱的感觉很好,但吃撑的感觉很不好。我们整个社会都将溺爱说成爱太多,孩子需要很强的自我才能意识到,他其实是被伤害了。
所以说,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被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