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伊迪思的这句话:受害者心理把自己捆在了过去。不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而是去想现在情况怎么样,我可以做什么,就可以让人回到当下,开始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阅读《被讨厌的勇气》到这本书,我看到这些心理学家,都提倡一种积极的心理应对模式,我也非常喜欢。人是有选择的权利的——这句话,让人充满着力量。即使我们会遇见苦难,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回应苦难——不消沉,不沉溺在受害者角色中,然后积极前行。我想我自己也一直是在这样的方式中行动着。
这里还是需要再次提及我在团体心理学当中的一个发现。我对于一直沉浸在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模式当中的人,是很不耐受的,我总是在讲人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去选择积极应对。我的这种态度以及给对方建议的样子,其实是一次次被人拒绝的,而且给人的感觉是在指责人。这份被拒绝,让我审视了自己不当“受害者”的行为里,到底有什么呢?
安静下来体会,就会发现我对沉浸在“受害者”模式当中的人不耐受,给出他们的建议,从直观层面上来讲的确就是“为他们好”,希望他们不要再这样子了;但从深层来讲,这里有我的恐惧。这层恐惧,是我今年才发觉的一直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不安全感(生存的不安全感)带来的恐惧。
沉浸在受害者模式当中,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自我追问的答案是——无法生存。一次次提及的原生家庭的贫困,其实一直种在我心中的。我觉得自己是没有资源的,也是没有支援的。如果一直沉浸在受害者模式当中,我该如何生存下去呢?所以,我不允许自己呆在悲伤无助的受害者模式当中的。这份不允许,带来了力量。我即使是东闯西荡,即使反复碰壁,最终寻找到一条应对的方法——哪怕不是那么好。而不断寻找的过程,最终找到哪怕一条狭窄路径的过程,都给到了我内心的力量。但这份不允许,同时带来了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始终是被恐惧感驱使,难以找到最优的路径。因为,一个被恐惧驱使的心灵,怎么可能非常明亮呢?心灵不明亮,如何能够洞悉当下的情况,如何去寻找最优路径呢?
今天,看见这个自己不当“受害者”模式背后的深层恐惧,对于我来说十分有意义。当自己受伤,我可以去承认自己的受伤,可以悲伤,可以愤怒,然后接纳自己的受伤。这个时候,我不是带着恐惧行动,去逃避那份悲伤和痛苦,而是让受伤的痛苦全然流动,让自己呆在这种痛苦和悲伤中一段时间,然后把觉察之光投入进去,感知一下自己内在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我想,这样子才能真正找到当下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