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婆做艾糍,我去也搭把手,我两岁九个月的儿子也参与了进来。他试图拿芭蕉叶子把艾粑卷起来,但没有成功。于是我叫他把竹篮子里的艾粑递给我,让我来把它们卷起来。儿子乐意极了。
看到他开心的模样,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和奶奶包艾糍的情景。孩儿快乐的时光,很多都和奶奶做吃的有关。
经过爆炒过的花生,又香又脆,用玻璃啤酒瓶在箥箕把它碾碎,待用。绿豆要煮得烂一些,口感更好。最后把花生、绿豆拌在一起,和上黄糖,艾糍的馅就做好了。
所用到的芭蕉叶子,是在菜园旁边的芭蕉树上砍下来的。要丢弃的芭蕉茎,却成了我和弟弟的玩具。把一两米长的芭蕉茎放在胯下,当木马骑,有时拿在手上当一把长箭或长枪,挥舞着,别提有多欢喜了。把芭蕉叶洗好,晾干水分。就可以做艾粑啦。
"要做艾糍啰,要做艾糍啰……"我高兴得围在奶奶的身旁,我蹦着,跳着。"洗了手,再过来搅和。"做艾糍怎么能少了我的功劳,奶奶一向知道我贪玩,便呼喊着我过来帮忙。
奶奶把已经包好馅的粉团揉得很圆,很光滑,生怕会生出一丁点裂缝,让里面的糖渗出来。而我做的艾糍却像是长了雀斑似的小姑娘,哈哈,把花生绿豆粘在了艾糍的外面,样子着实可笑。不过,奶奶也不会骂我,任由我自由发挥,直到我把艾糍做残做废了。奶奶才会把我手中的艾糍抢过去,在她认为不满意的地方,再补上一个"补丁"。奶奶就是这么一个和善并且通情达理的人。
生火,把做好的艾糍移到锅里蒸。蒸艾糍的过程既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又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过程。大概要蒸45分钟,我和弟弟躲在厨房了干什么呢?常年放干柴的地方,落了很多尘土和木屑,那里藏着我们的宝物呢。有时在那里我们可以翻出一些小蟑螂,有时我们可以遇到一两只蟋蟀,甚至找到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子。奶奶在生火,看我和弟弟找虫子玩,也不骂我们,反而认真地生火。任由我们嬉闹,永保童趣。奶奶就是这么一个体贴孩子的人。
如今,奶奶已经去世三年多了,我再也吃不到她做的艾糍了,再也尝不到儿时那种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