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一章,字面意义比较容易理解。孔门弟子冉有向子贡打听,老师是否准备帮助卫国的国君呢?子贡就主动帮助来问孔子,但他的问题却是“伯夷、叔齐何人也?”并在得到孔老夫子的回答之后,断定孔子不会帮助卫君。
在这里,我们也许会有一个疑问,子贡的问题并非冉有的问题,他是如何得出冉有想知道的答案呢?换句话讲,子贡的结论可靠吗?
孔子的一生,三次来到卫国,前两次是卫灵公在位时。第一次,在《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的描写: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当时充满了理想和信心。但第二次赴卫,感觉就出了问题,先是“子见南子”所带来的种种困扰,后来又遇到卫灵公问兵阵之事,遂辞行。孔子甚至认为卫灵公是一个无道之人。
那么今天学习这一章,就发生在孔子第三次入卫时。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卫灵公的儿子叫蒯聩,跟卫灵公的妃子南子有怨,因为涉嫌谋杀南子未遂,离开了卫国。南子,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她是属于名声不太好,但卫灵公呢,却非常宠爱她,对她言听计从,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
卫灵公去世以后,南子就说:“卫灵公有遗命,要立公子郢来做国君。”当时郢就坚决推辞,说有辄在。辄,是蒯聩的儿子,也就是卫灵公的孙子。于是,卫国人就立辄为国君。这时,晋国的赵鞅领兵来帮助蒯聩回卫国,要把国君的位置夺回来。实际上晋国也有自己的打算,赵鞅呢是另有企图,其实就是挟持蒯聩入侵卫国。
当时齐景公因为跟晋国有矛盾,所以他又出兵来帮助卫国防范,不让蒯聩回国,结果蒯聩也只能够离开了。这个典故就是蒯聩和他的儿子辄,父子争位的背景,实际上两个人都是傀儡,都没有实权。当父亲的是被晋国所挟持,他的儿子虽然被立了国君,但也是被人推上去当傀儡的,所以两个人都是受人挟制。
孔子在卫国受到了卫君特别的礼遇,在这种状况下,国家动荡不安,孔子居然留在卫国,弟子就会感到疑惑,老师不是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吗?夫子是不是有意要帮助卫君呢?
按照一般弟子们的想法,卫国现在是属于父子相争,严重违礼的行为,如果此时孔子留在卫国,是否有想法,帮助辄抵抗他的父亲回国。弟子们有这种疑惑确实难免,冉有不知道孔子怎么想,但又不敢直接问,这问题很敏感,所以就私下地请教子贡。
冉有和子贡都是很有政治韬略,对政事特别关心。可是他们虽然懂政治,但是跟夫子的境界相比,还差了一大截,两个人还是琢磨不透圣人的心意。子贡比冉有会说话,孔门四科当中,冉有是政事第一,行兵打仗、管理国家,都很拿手;子贡是言语第一,是外交人才,很有口才,问话懂得投石问路。
子贡答应冉有,说:“好吧,我去问问夫子。”所以“入曰”,他就进到夫子的房间问夫子,但他不是直接问,而是问那个历史人物,说“伯夷、叔齐何人也?”
伯夷和叔齐,都是古代的贤者,都是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诸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国君有三个儿子,当时国君特别想立小儿子叔齐,请他到时候继位。结果父亲去世以后,叔齐很贤良,虽然他知道父亲有意立他为国君,可是因为自己的长兄在,他不忍心得到这个君位,所以就让给长子伯夷,他说:“按照礼数,长子应该继位,我是小的,不能继位”。
这是以国相让,真正的君子。伯夷也是一位很难得的贤者,他说:“这是父亲的旨意呀,要立你为君,你就应当承担。”他为了成全父亲的遗命,让叔齐当国君,自己就跑掉了。结果叔齐看到大哥伯夷跑掉了,他自己也跑掉,他说“我不能够行不义。”最后没办法,国人就把老二立为孤竹国的国君。
伯夷、叔齐后来听说武王要率领各路诸侯,进军讨伐商纣,连忙跑来武王军中,拉住武王的马疆绳,劝谏阻止。武王代纣,是替天行道,自然不为所动,继续进军。武王平定殷的祸乱之后,天下人都归顺周国,伯夷、叔齐认为这很可耻,坚守气节,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采野菜果腹,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