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代表了社交,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头条代表了个性化的信息流,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连接。
当人不再只是受众,而成为传播信息的一个节点或者二级加速器,甚至可以理解为筛选环节,就必然需要大量的通道给信息流动的空间。在这种判断下,社交成为了通道,传递的不仅是你和我的聊天记录,还有我感兴趣的文章视频,目前最好的通道就是微信,这是腾讯的大本营,不容其他企业染指。
头条可以理解为一家内容生产公司,海量内容需要完成筛选才能精准推送,而头条的文章视频只能推送给头条的使用者,而通过分享,可以渗透到微信的朋友圈或聊天群里,相当于把内容从头条的领地分出来,在一个互动性更高的微信里进行加速传播,互动性一直是头条产品缺少的,这种缺少是因其模式不容易产生衍生内容,或者无法传递衍生内容,但是在微信里,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分享本身就一种内容的衍生。熟人间你来我往的聊天,既是内容,也是社交,更是传播。
很多人看到了微信的社交面,也看到了朋友圈的传播效果,但是没有认清社交和传播也是一种内容。腾讯过去一直做管道,很少关注内容,觉得自己抓住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就可以了,没有想到的是头条系的产品模糊了创作者和受众的身份,大大降低了创作内容的门槛,而移动互联网几乎把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拉近到了面对面的地步,反馈互动的频次增加了,让头条误以为这就是社交的本质,于是公开宣传自己也是一种社交方式。
这戳痛了腾讯,曾经的挑战者都一一战败,网易的易信,阿里的来往,移动的飞信,都是花大力气打造的产品,均不是敌手。既然有人宣称要做社交,那么腾讯自然会拿出保卫大本营的力量和姿态来应战,于是就有了封杀一事。上一次的3Q大战,也是不计代价。
头条需要的是渠道,即使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再近,也没有办法改变身份的区别,有了社交的形式,却没有社交的本质,这就是头条的魔咒,传播渠道相当于一个实战演习的战场,只有经过这个环节,才能确定哪些内容是可以社交级传播的,明星的绯闻八卦,突发的社会负面消息,重大的时政企管新闻,这些文章视频的点击浏览量会很高,但是这些都是推送级传播,跟瀑布一样居高临下,但是这些内容都有时效性,而社交级传播的核心是价值,我认可了内容的价值,然后分享给你,是分享给你,而不是全部,这种筛选机制确保了内容的高价值。
微信:社交级传播,衍生内容
头条:推送级社交,偏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