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紫苏为紫苏的变种。
一、紫苏
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Linn.) Britt;
别名:苏,桂荏、荏,白苏、荏子、赤苏、红勾苏、红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鸡苏、香苏、臭苏、野苏、苏麻、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薄荷、香荽、孜珠、兴帕夏噶;
药材名:子为(紫)苏子,叶为(紫)苏叶,梗为(紫)苏梗,头为(紫)苏头。
一年生、直立草本。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
叶阔卵形或圆形,长7-13厘米,宽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膜质或草质,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贴生柔毛,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与中脉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显突起,色稍淡;叶柄长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长柔毛。
轮伞花序2花,组成长1.5-15厘米、密被长柔毛、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约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红褐色腺点,无毛,边缘膜质;花梗长1.5毫米,密被柔毛。
花萼钟形,10脉,长约3毫米,直伸,下部被长柔毛,夹有黄色腺点,内面喉部有疏柔毛环,结果时增大,长至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萼檐二唇形,上唇宽大,3齿,中齿较小,下唇比上唇稍长,2齿,齿披针形。
花冠白色至紫红色,长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长2-2.5毫米,喉部斜钟形,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侧裂片与上唇相近似。
雄蕊4,几不伸出,前对稍长,离生,插生喉部,花丝扁平,花药2室,室平行,其后略叉开或极叉开。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
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径约1.5毫米,具网纹。
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全国各地广泛栽培。不丹,印度,中南半岛,南至印度尼西亚(爪哇),东至日本,朝鲜也有。
本植物在我国栽培极广,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
叶又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
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
本植物变异极大,我国古书上称叶全绿的为白苏,称叶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的为紫苏,但据近代分类学者E. D. Merrill的意见,认为二者同属一种植物,其变异不过因栽培而起。
又白苏与紫苏除叶的颜色不同外,其他可作为区别之点的,即白苏的花通常白色,紫苏花常为粉红至紫红色,白苏被毛通常稍密(有时也有例外),果萼稍大,香气亦稍逊于紫苏,但差别微细,故将二者合并。
二、野生紫苏:
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var. Purpurascens;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var. purpurascens (Hayata) H. W. Li;
别名:白丝草、红香师菜、蚊草、蛤树、紫禾草、臭草、香丝菜、野香丝、野猪疏、青叶紫苏、紫苏、苏麻、苏菅。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紫苏)不同在于:
茎被短疏柔毛。
叶较小,卵形,长4.5-7.5厘米,宽2.8-5厘米,两面被疏柔毛。
小坚果较小,土黄色,直径1-1.5毫米。
果萼小,长4-5.5毫米,下部被疏柔毛,具腺点。
产山西,河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四川;生于山地路旁、村边荒地,或栽培于舍旁。日本也有。
可供药用及食用。
(摘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