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校班主任打电话跟你说孩子在学校打人,而且还很严重,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通常不会惹是生非,那么你可能会想孩子打架肯定事出有因。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以前经常挑起事端,我想这时候愤怒的火苗就蠢蠢欲动了。批评、指责甚至暴揍一顿。问题的关键是,孩子的问题行为会因此自发改变吗?即使问题行为得到了暂时的抑制,但是我们都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孩子这么做一定有一个重要原因。对于经常受批评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自我价值感较低,因为他们的潜意识觉得自己不好,所以会放任自己的偏差行为,与外界互动多是负向情绪和不良行为。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看到,接纳,积极关注,正向引导。
看到,也许大家就会问了?谁看不到呢?可事实却是我们真的很少去看到,不是看到孩子的问题行为而是看到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动机背后的需求。也许他真的很努力的想要成为一个好孩子,但是他目前还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也许他太需要帮助,但是得到的却只有批评、指责、不接纳、不信任;也许他太需要关爱,但是得到的却只是控制、控制、控制。在这里会有一个误区:你都做不到……就别怪别人对你……在成人的世界,我们可以这样要求,但是,教育是灵魂对灵魂的启发。
如果我们真的能看到,我们就会有同理心,就会心生怜悯,接纳就顺理成章,接纳孩子目前还不够好的状态,接纳孩子目前还不能让我们满意的事实。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不断地给他赋能,让他充满能量,让他活起来。
这也引出了我今天要说的话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与自信联系在一起,他说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而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遇到问题往往更易取得成功。赋能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从我不能,我是个坏孩子,逐渐到我能,我是个好孩子。
积极关注,正向引导便是赋能的法宝。拿着放大镜去看见孩子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比如,原来孩子每天都打架,现在两天打一次架,我们就要给予肯定。“孩子,我看到了你为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付出的努力,你的进步是值得肯定,为了扩大你的胜利成果,我想请你再思考一下,‘我该做些什么让自己更好呢?’我会一直支持着你,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有条件,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努力去做到最好。问题的真相是:作为大人,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耐心和信心去支持和陪伴孤单无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