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司内训师,也接触或参加过一些企业外训,对于培训可能掉坑这个概念,是在今年龙大师的TS16949:2016转版培训中习得的。大师当时是这样讲授的:一部分讲师会传授未经自己验证的概念,甚至于有些是很难实际操作的,当学员身陷其中后,大师就负责把学员再从坑里拉出来。
本人见过如下一些坑:
1. FMEA中SOD的频度,是失效模式的发生频度,还是造成失效的原因的发生频度?应该是后者。公司上次安排了FMEA的外训,从事后与一些受训学员(本人未参加)的交流中发现,老师在课上应该是未强调这个概念,致命在学员使用时仍然分不清。而且,这点在听另外一位石老师的PPAP课程中,也发生过。
2. PFMEA最后计算出的风险序列数,是优先纠正RPN值高的,还是S高的?按照现在各大整车厂的要求,早已更新为必须优先改善S。但同样是上面的FMEA老师,还是在讲RPN优先。
3. MSA在评价测量系统的可接受程度时,是否要R%R%和NDC同时满足?应该是不需要。它们就是同一概念的两种描述,只不过MSA手册未将其点明,詹大师已经通过数学公式证明了。但几乎见过的讲师,除廖为庆老师之外,大部分只在NDC上面一带而过。
为何会产生这些明明是概念、定义问题,可以通过公式求证的,却仍然有传播空间呢?个人观点,有如下几个原因:
1. 讲师们在掌握合理的授课节奏、丰富的表现手段的同时,可能无意之中疏忽了一些基本概念的推导。我记得李时学老师讲到他在研究SPC中Cp,Cpk时,用了几个晚上从公式推导、基础定义开始一步步计算,这种精神值得推崇。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并未提出疑问或是有针对性的问题,致使老师也未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人无完人,八个小时讲授下来,不产生一点错误的要求显然不合理。
3. 企业在聘请外训老师时,可能未对老师就基础概念这方面进行考核。毕竟花钱外训要考虑整体效果,所以细枝末节方面,不会太讲究。
那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风险呢?
1. 兼听则明,不从一家。老师都很优秀,但不排除有更优秀的。同样是网授TS16949,为什么周智勇老师的我仍然记忆犹新?书本概念结合题库练习,并且创建积极讨论的环境。
2. 课后讨论,勇于表达。这是知识学习的20%那部分。上周的常州质量峰会,丁莉老师讲到教练型领导的逻辑层次时,定义在身份之上的是愿景。但在另一个小组内同“中国好味道”以及严哥讨论后,确认高于身份的是精神。
3. 听之习之,不如授之。有意愿、有能力的话,将所学知识传授他人。这是加利福尼亚大学60年代的研究成果,也是我领导对我的要求,最重要的70%。在逐步求证、探真的过程,发现谬误、完善自我、进而超越老师。
Ares 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