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网络
最基本概念:和,乘法意义,同样多,差,倍,分
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
2.备课要从整体来把握教材
教学只有从知识结构出发,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抓住逻辑思维的新起点,学生才能顺利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经过思维加工,理解新知识。
新知的感知是思维材料,旧知的激活是思维方法。(为进而退,退中悟理,执理前进)
整体把握教材,运用迁移原理,把较好的知识结构化教给学生,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纲目清楚、主次分明的,才是前后知识相互蕴含,自然推演的,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迁移的概念在教学中的运用
迁移是指学生的学习经验对以后学校产生影响及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心理过程。
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进行迁移,教学的核心落在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
4.渗透是对迁移法的创新
前面学习为后面的某些知识架桥工作就是渗透。所谓渗透就是在教前面有关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后面比较难于掌握的知识创造条件。
教学语言(1份有3个,1份有1个3。有1个3就可以看作1份。1份就是3个,3个就是1份)(把红花的10朵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像红花那样的3份,1份是10朵,3份是30朵)(30棵是1倍的数,可以看作1份)~(13-9,先拿走零散的3根再拿走6根。怎样能一次拿走9根。被减数十位的1怎么不见了?为什么要用10来减,减得的结果为什么不放回十位,而要放回个位)(几份中的几份,是几分之几)